《道德经》(二十八)做人的知和守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2-10-17 20:08 被阅读0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1

“知其雄,守其雌”

雄,是精进、刚强、进取、积极的意思,是雄心的雄。“雌”,是柔弱、绵长、安静、谦和、示弱的意思。

人的生命中需要有一种积极进取、强悍向上、奔流不息、灵活多变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人就立不起来的。但是,行为上要谦和,不要咄咄逼人。所以,既要锻炼出一颗强大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心灵,也要守住一种宁静谦和的心态;既要拥有巨大的力量,也要懂得示弱。

明白如何勇猛精进,行为上却细水长流。要把雄心放在心里,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地做事,在一种安安静静的生命常态中达成雄心。把追求梦想,实践梦想的行为变成生命的常态,不要管什么时候成功。

“为天下溪”,不是一条河流,而是全天下所有的溪流,象征一种“大”的境界。它不是没有追求,没有原则而逆来顺受。他的顺,是大道的随缘。

水是最接近道的东西。第八章讲解了水的特点。“不争,又利万物,故几于道”。

人只要有“知其雄,守其雌”的胸怀,将它印入生命,让它成为生命的常态,德就再也离不开你。很好的德行已经变成你的本能,再也不会偏离道德,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心会变得像婴儿一样单纯、纯粹、心灵干净,没有了私欲和贪心,你的世界会变得自然、质朴而简单。这就是“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像水一样随顺却坚固不变的个性,又低到极致。不跟别人计较,做到宽厚待人。

2

“知其白,守其黑”

心里明明白白,智慧无边,对一切都明察秋毫,但表面看来昏昏暗暗,大智若愚。人们永远看不出你有多聪明。就算是明明看破了一切,知道很多游戏规则,但却不管它。对人性清楚的同时,留一点糊涂。这其实是一种包容,因为要是把什么都看得太清楚了,一些很小的瑕疵就会显得非常扎眼,让一些美好的情绪顷刻间消失,你就会拒绝很多东西。

心里虽然明白,但又允许,遵守。如果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为“天下式”,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和模范。这时,你的德行就不会出错,也就是“常德不忒”。

所以要谦虚恭敬,让自己混同于大众,即使你真的有出众的才化,外表上看起来也要像大众一样。这就是“复归于无物”——有一颗平常心,虽然有智慧,但混同于大众,从很多人的智慧中吸取营养,拥有无数的老师,而且不会树敌。慢慢地,你就会接近终极真理。

3

“知其荣,守其辱”。

虽然你知道如何飞黄腾达,也知道如何得到荣耀,但你愿意做一些别人看不起的事,愿意安住于别人认为“低”和“卑下”,不去上窜下跳地追求荣华富贵。

“天下谷”,此周围的一切存在都低,因此能容纳万物。胸怀大得能容纳万物,容量越大,地势越低,山谷里能容纳的水量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和海洋媲美,或直接化为另一种海洋。

当你有了智慧时,你的世界就是圆满的,任何人都侮辱不了你。你就会像能够容纳天下人的山谷那样,德行变得越来越完善,最终达到圆满。“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常德乃足”,是真正的成功,因为你会拥有真正的内证功德。这时,你就归于自然朴素,毫无造作表演,你的天真烂漫会像野花的香味一样自然流露。这就是“复归于朴”。

4

“朴散则为器”

朴是大道,大道作用于万物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器”,“器”,就是可用之物。是容器,是用来盛东西的。也就是你的行为。行为是你心灵的容器,它会真实地呈现出你的智慧、境界和品质,也代表着你的价值。

只要一个人的内在素养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散发出来的气息自然就会影响别人,“则为官长”。

5

“大制不割”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整体,不要在乎一时一地、局部的得失。不要分割它,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向着那个终极的目标前进。一切的行为和选择,都要围绕着整体的人生目标,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割裂自己的人生。只会顺应变化,在每一种情况下,寻找实现那个目标的方法。

每个人都要每时每刻为人生做出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整体规划,将自己的人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总结:

如果觉得环境不如意,就要学会“知”和“守”,让自己像“天下溪”一样,虚怀若谷,容许生命中出现一些暂时不合心意的事,让一切都成为完善你人格的道具。

无论智慧的修行,还是世间学问,只要你不放弃,将它变成日常生活的方式、习惯和常态,它就会对你产生真正的意义。

要用你的智慧慢慢地滋养自己,不要用它去侵略别人的愚蠢。因为,你的智慧在别人眼里就是愚蠢。也不要去彰显自己的高明,就算你有很高的境界,也要看起来和大众一样。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二十八)做人的知和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 常德不离成大器

    走马观花道德经(28) 道德经第二十八景——常德之门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 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知其白,守其黑

    这句格言出自老子《道德经·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

  • 心观《道德经》(30)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初读《道德经》(12)大制不割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

  • 知雄守雌

    《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道德经》译注(中)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

  • 何谓 知其白,守其黑 ?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三十)大制不割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解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二十八)做人的知和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i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