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书全鉴(24)

素书全鉴(24)

作者: 长贵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16:25 被阅读0次

          心诚好善一生常乐

【原典】

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张氏注曰】

无所不通是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而不能神于天地者,以其不至诚也。

【王氏点评】

疏远奸邪,勿为恶事;亲近忠良,择善而行。子胥治国,唯善为宝;东平王治家,唯善最乐。心若公正,身不行恶;人能去恶从善,,永远无害终身之乐。复次,志诚于天地,常行恭敬之心;志诚于君王,当以竭力尽忠。志诚于父母,朝暮谨身行孝;志诚于朋友,必须谦让。如此志诚,自然心合神明。

【译释】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乐善好施,最明智的生活之道莫过于诚心待人。

善良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光辉。

爱默生说:“此生最美妙的报偿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不帮助自己的。”

有一个人想去看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叫。原来他们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自己的嘴里送,但因为筷子太长,谁也吃不到。

他又来到天堂。天堂的人个个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同样的饭,同样一米多长的筷子,不同的是天堂的人互相喂着对方。

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看透事物的本质

【原典】

明莫明于体物。

【张氏注曰】

《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点评】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辨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复次,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以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节。

【译释】

明智,莫过于明辨事物是非,看透事物的本质。

人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那样就有可能把握不准是非,看不透祸福得失,也会错过许多值得我们拥有的东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孤立存在的,同一样事物会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出来,你能看透背后的本质,就能避凶趋利。

“吃亏是福”也是一种哲理,聪明人善于从吃亏中学到生活的智慧。生活中此类事很常见,有时看似吃亏的事反而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资本。

相关文章

  • 素书全鉴(24)

    心诚好善一生常乐 【原典】 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张氏注曰】 无所不通是谓神。人之神与天地参,...

  • 素书全鉴

    (东篱子解译,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改变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 这本书就是《素书》,这...

  • 素书全鉴

    道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

  • 素书全鉴(4)

    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所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

  • 素书全鉴(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原典】 徳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

  • 素书全鉴(6)

    时刻践行礼的规范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张氏注曰】 礼,履也。朝夕之所...

  • 素书全鉴(5)

    以道义为准绳方可立功立世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世。 【张氏注曰】 里之所在,谓之义;...

  • 素书全鉴(11)

    要善于以古鉴今 【原典】 才足以鉴今,明足以照下,此人之后也。 【张氏注曰】 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 素书全鉴(9)

    道的修养超乎一切 【原典】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 【张氏注曰】 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

  • 素书全鉴(10)

    正道章第二 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 纵观历史,那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书全鉴(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kv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