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健康时,他在世界上的可能性似乎是无限的,那时候他往往眼花缭乱,主次不分。所以,我们不妨时常用一个这样的病人的眼光看看世界,想一想倘若来日不多,自己在这世界上最想做成的事情是哪些,这将使我们更加善于看清自己的志业所在。
我是绝对不能赞同把无感觉状态说成幸福的。世上一切幸福,皆以感觉为前提。我厌恶死,正是因为死永远剥夺了了我感觉这一切的可能性。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浮沉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的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的死,这大约便是中郎的生死观。i
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漓地生活过,不管善不善终,都称得上幸福了。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极而言之,乐极生悲不足悲,最可悲的是从来不曾乐过,一辈子稳稳当当,也平平淡淡,那才是白活了一场。中郎自己是个充满生命热情的人,他做什么事都兴致勃勃,好像不要命似的。爱山水,便说落雁峰峰“可值百死”。爱朋友,便叹以友为性命”。他知知道“世上希有事,未有不以死得者”,值得要死要活一番。读书读到会心处处,便便“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真是忘乎所以。他爱女人,坦陈有“青娥之癖”。他甚至发起懒来也上瘾,名之“懒癖”。
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因为珍惜爱,所以不愿意死;因为知道死,所以更珍惜爱。
人与人之间一定是有精神上的亲缘关系的。读铁生的作品,和铁生聊天,我的感觉永远是天然默契。
【下期预告】
怎样才算是觉醒?我认为有三个主要标志。一个觉醒的人,第一有坚定的价值观,知道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不被社会的习俗和潮流左右;第二有清楚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禀赋和志业之所在,不被偶然的风尚和机遇左右;第三有强大的精神性自我,知道灵魂的高贵和自由,不被外部的事件和遭遇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