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世界
放不下怨恨,解不开误解的霓虹国

放不下怨恨,解不开误解的霓虹国

作者: 竹de三厘米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20:32 被阅读41次

那些记在书中的霓虹国

在日语中,“日本国”这个字,读音大致像“霓虹国”。

在日本有到自行车去超市买菜的日本前首相,也有包工头出身当上日本首相的。在日本,年轻人更愿意下乡当农民,也有大学生年轻夫妇在深山老林里守护千年温泉。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被美国的原子弹轰炸,他们却不憎恨美国人。

日本从隋唐时期开始向当时世界最强大的中国学习,不惧葬身大海之险而远赴重洋,引进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建筑和农业科技,使得日本从一个未开化的时代进入文明的社会。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又向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欧洲学习,全盘引进了西方的政治、社会制度和军事、教育、科学制度,让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岛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一跃成为野心勃勃的亚洲第一强国。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转而向自己强大的敌人美国学习,并千方百计地引进了美国的新工业与新技术,奠定了世界技术大国的地位。

以上这几段是我在《日本人的活法》一书中摘出来的。这就是书中的霓虹国,读着每个字,联想几个月前的体验,霓虹国有让人解不开的仇恨,也有放不下的误解,同时存在某些方面的反思与盼望。

日本文化体验后,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在我们的观念里,文化就像是种奢侈品,它们客观存在,却不常触及,它们仿佛高高在上,永远也无法触及,它们更是无法明确定义。

在日程表上,我们有三项日本文化体验:浴衣、花道和折纸。在日本,花道和茶道是伴随女子一生的修行,而在咱们国家,插花、挂画、焚香、点茶,是宋人四雅。

花道:心中有花,即可插花。

在古代中国,一般文人插花使用的花材,常会赋予花不同品质、特质与象征意义。同时,对花的形、色、质量、神韵、性格等都十分考究。大体而言,文人插花喜爱用品味高的花,而不喜爱用艳丽、粗俗的花来插作。

我们重视插花花枝的姿态及神韵,造型注重线条、潇洒自然,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构图,清闲淡雅,超凡脱俗。

日本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贯来往密切,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人佛前供花后,插花即在,在日本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但自隋唐时代,吸收了随佛教一起传人佛前供花,则继续逐渐发展。直到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西方,风靡世界。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佛教插花艺术的影迹。

习作取材不一定是花瓜果蔬菜,只要拥有美感,都可以成为花道的材料;插花的角度不一定要90°笔直,以15°45°75°,插置的三支花能营造出独特的美感;橙花的容器不一定要花瓶,日常的茶杯器皿甚至古陶瓷都可以与花相得益彰。

和服:和服在日本叫“吴服”

苏州、杭州在古代是中国丝绸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大多在今天的宁波上岸,那时起,中国的服饰文化被传入日本,此后2000年的历史发展中吴服才慢慢演变为今天的和服。

正规的和服里里外外有7层,浴衣只有薄薄的一层,二者时间差距很大。我们在日本体验了浴衣:

在日本,大多数女性只有在参加婚礼、过年过节参拜寺院神社、参加女儿的成人礼和毕业典礼时才穿上和服,和服很艳丽也很贵,也能代代相传。

服饰也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日本在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还能保留传统的服饰文化,难能可贵。那么我们呢?我现在描述汉族的传统服饰,大概只有唐装了,更不知道什么时候穿、怎么穿等其他细节问题,我们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在发展迅速的今天,慢慢消亡。

和服有汉唐文化的余韵,那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余韵在哪里?

折纸:小时候我们都折过千纸鹤

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都教过我们各种各样的折纸,记忆最深的便是千纸鹤。那大概是童年的味道,在日本那晚上一起做千纸鹤的时候,突然间想到很多小时候的事情,真的好怀念。没有感到时间流逝有多快,却一下子感受到一点一滴,一分一秒成长的快乐。

后来在广岛和平纪念馆,临走前坐在那里叠了一个小小的千纸鹤,留下和平的寄许。工作人员问我怎么会叠千纸鹤,我告诉他们,在中国几乎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会被妈妈教叠千纸鹤。工作人员夸我们有很伟大的母亲,那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妈妈很伟大。

茶道:和敬清寂,一期一会

日本人开茶会,会先在茶室插花、挂画、焚香,最后请茶出场。

人的一生时间里只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苍凉寂寥之感。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槃。

那么我们的茶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自己思考吧!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的茶道,每个缓慢严谨的步骤,都能让人感受心境的宁静,把人从浮躁的现代生活中隔绝开来。

体验完日本的文化,我得出一个结论:文化要回到回到每日生活,生活才能更美好。

我们总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北到南,从古至今,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各式各样的文化生活,而我们却没用心体验自己的文化,身在文化氛围中,没有真真切切的体验文化。反而在日本,因为机会难得,有幸体验了自己的文化。

我们那些尘封在书中,藏匿在纪录片中的文化,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愿我们都能用自己的文化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生活多点乐趣,生活中的乐趣不能只是用网络时代的产物点缀的。

我们国家近代历史上,日本侵略者的几十年残害,加上抗战那艰苦的十四年,我们始终不能忘却侵略者的马蹄声,不能忘记民族仇恨,不能丢下国仇家恨,曾经泱泱中华被列强侵略。时至今日,只有日本国没有丝毫道歉的意识,所以我们放不下怨恨,也解不开误解。

我们用几个关联词连接这两句话:因为放不下怨恨,所以解不开误解;不但放不下怨恨,而且解不开误解;如果放不下怨恨,就解不开误解。

细细想来,的确是这样的。这就是日本,一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唐船驶出后,我们熟悉而陌生着的老领居。

相关文章

  • 放不下怨恨,解不开误解的霓虹国

    那些记在书中的霓虹国 在日语中,“日本国”这个字,读音大致像“霓虹国”。 在日本有到自行车去超市买菜的日本前首相,...

  • 淡定处世

    人遇误解休怨恨, 事逢得意莫轻狂。

  • 放下

    很多时候,我们愤懑、抑郁、抱憾、怨恨,原因只是放不下,放不下远离的人,放不下曾经的事,放不下失去的物;放不下一截时...

  • 我是愚人

    很多想不通 很多放不下 很多猜不透 很多解不开

  • 寒冬

    人逢误解休怨恨 花过寒冬又逢春

  • 好好爱自己:放下怨恨,停止抱怨

    很多时候,我们愤满、抑郁和怨恨,原因只有三个字:放不下。放不下离开的人,放不下曾经的事,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放不下过...

  • 格物日记(12)

    格物日记(12)2019-12-14 曾经怨恨家人朋友,怨恨自己,学习传统文化后更怨恨自己放不下自己,不能享受当下...

  • 2018-03-18

    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

  • 精选人生感悟20条,面对生活,除了勇敢,我们别无选择

    1、很多时候,我们愤懑、抑郁、抱憾、怨恨,原因只是放不下。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放不下远离的人,放不下曾经的事,放不...

  • 鬼故事

    ――――――――――――――――――――――――――――――――――― 人死后放不下身前的怨恨,便成了鬼。 鬼害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不下怨恨,解不开误解的霓虹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np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