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作者: HDH丽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22:50 被阅读3次

民国时期的“偶像”都极具个性、十分有范儿。他们言人之所不能言,行人之所不能行,当真十分潇洒,十分有范儿。

出生在山水相映,树木成荫的安徽绩溪,胡适自小就是文绉绉的形象,给我们后世留下的印象也是典型的温良兼恭让。可能我们对胡适的最初印象是人家随口一句“ mi先生也掷铜钱吗”都会羞得面红耳赤的小伙子,又或是他和陈独秀一起引领了新文化运动。虽然笔者喜欢胡适先生有颜控成分在作祟,但更欣赏先生是有脑有情有礼之人。在那火热激进的时代,他不是暴力之君而是思想之君。与后来成为政党领袖、主张暴力革命的陈独秀不同,胡适选择温良改革的思想,最讨厌平凡、中庸的他坚信“容忍是自由的源泉”。虽然mi先生自小老成持重但是内心却一直住着一个肆意、激越的人。他绝不会因为所谓的激越而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绝不会因妻人是旧式乡下女子而背信弃义,亦不会因病痛缠身而迁怒他人。先生始终是温良兼恭让,一个“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的人。

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出生在天主教世家的马相伯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30年,献给了宗教;中间30年致力于政治;后40年,为教育呕心沥血。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不受传统见解和习俗束缚的他,敢想敢为,为中国近代宗教、政治和教育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老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神甫,你既已不是神甫,我亦不认你是我的儿子。”顶住家族和外界喧嚣,毅然决然选择了从政救国的道路。很喜欢也很羡慕马相伯这种不畏缩不后退、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性格和精神。日月光华,旦复旦夕。爱国救国,矢志不渝。

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1926年,陈寅恪,一个36岁、既没有文凭又不出名的学者被请到清华园,成为清华国学院的导师。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的他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不注重虚名浮利,既不喜欢奢侈享乐,又不爱香车美女,甚至都不修边幅全心扑在学问上,除了睡觉散步都在学习,以致晚年视力急剧下降乃至失明。“四不讲”、“活字典”、“叫手中的教授”……陈寅恪虽双目失明十年却毅然为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完成八十五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彰显我大中华的家国大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民国大家陈寅恪。

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最爱民国那些范儿,他们无富贵贫贱宗教之分,他们无美丑高矮胖瘦之分,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生活之道。他们言行合一敢于做自己,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而执着奋斗,他们饱含家国情怀地为自己、为国家去抛头颅洒热血。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偶像”应该属于他们,而不应全是唱唱跳跳的“明星 ”。

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阶级关系的实质是经济上的剥削与被剥削导致政治上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对立。”《共产党宣言》中的语句时不时还在嘴边。轻描淡写地说着阶级固化的我,却不想也不敢细究在所谓的阶级中自己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思想和行动上,我们是该狂热追星,或者了无信仰,还是向我们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偶像”学习?听命于“寒门再难出贵子”,还是坐等自己的底层阶级身份被固化,还是向青春和热血致敬?

真实地看待世界,真实地面对自我,面对这短暂却丞待书写的青春。

相关文章

  • 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民国时期的“偶像”都极具个性、十分有范儿。他们言人之所不能言,行人之所不能行,当真十分潇洒,十分有范儿。 出生在山...

  • 民国那些范儿

    心得: 民国这个时期黑暗又迷茫,即便是才华横溢的大师们,在新旧文化的冲击下也很容易迷失。特别是在情感方面,他们受到...

  • 民国范儿

    战火纷飞,家国飘零。那一世,有的人在梦想与现实中摇摆不定,有的人在政乱中选择了利益。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或护佑...

  • 民国范儿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爷爷,他是一个有着民国范儿的人。一头银发,根根树立,面容清瘦有神。印象中最清晰的画面是他拄根拐杖...

  • 溪口随笔一

    曾经年少,意气风发,就读武岭中学。 古楼古树,古色古香,满满民国范儿。 闲暇时,最爱武岭头,畅谈畅想; 武岭门楼,...

  • 民国广告的“范儿”

    民国是怎样的一个时代?不管是“民国范儿”还是“民国风景”,都有开风气之先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细节,更能反映出...

  • “民国范儿”与公民读本

    观察员 王晓渔 (上海,wangxiaoyu1978@sina.com) 这几年流行“民国范儿”。我对民国亦是情有...

  • 10/70   教育|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今天重新翻看新周刊出品的《民国范儿》。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民国范 儿,第二部分介绍一百年来影响了中国...

  • “民国范儿”文人怎样读书

    谈到读书的话题,就绕不开为什么读和怎么读。那么,民国文人胡适、梁启超和陈东原是怎样读书? 胡适认为,读书有三点原因...

  • 时代激流中,须以变应变。

    有人向往从前,有人期待未来。 青年作家蒋方舟为《新周刊》的专题《民国范儿》做了一篇文章——《不可模仿的民国“it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爱民国那些范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ny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