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年一曲“周家班”中国唢呐+音乐剧的生命狂欢

千年一曲“周家班”中国唢呐+音乐剧的生命狂欢

作者: 易鹿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23:18 被阅读32次

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浮沉——周家班祖训

第一次的相遇

当《百鸟朝凤》的第一个音律响起,唢呐声声穿透演出的大厅,飞越岁月的长廊,掠过淳朴的土地,见证着一段段过往。百鸟争鸣中,我似乎看见匠人们热热闹闹地奏响大地,中国民间艺术生生不息地在脚下绽放。

自古,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中,唢呐是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唢呐,不是个复杂的乐器,它结构简单,但几乎能演奏所有管乐的技巧。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过去多用于逢年过节、迎神赛会、男婚女嫁、举丧祭祀等礼节场合。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这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唢呐,却是我第一次遇见周家班

关于周家班

目前,周家班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是以落户在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中国民间乐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周家班已传承家族七代,历经一百多年沧桑。

和电影《百鸟朝凤》一样,《中国元气之八仙桌》也讲述的是让人沉重的传承故事,分别由周家班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传承人演奏。

当周家班中气十足地念着祖训:“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浮沉”,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底气,看到了值得被尊重的元气。开篇第五代班主带着众人《晨练》百鸟朝凤,瞬间抓人眼球让人震撼。新生命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迎生》的欢喜,第六代的《拜师》展现了祖先对于手艺对于仁义礼节的敬意。在四季的轮转交互之中,在日月的天光变换之下,《贺金榜》、《庆新婚》一系列的喜事讲述着孩子的美好成长,但也将孩子越送越远,老人只能留守在家乡《思儿孙》。

世易时移,非人力可为。在社会进步不可抗力之下,年轻人不再愿意继承衣钵延续传统音乐,更青睐于非主流音乐。《祝寿》之时,非主流音乐和传统音乐迎来了一场较量,传统文化的后继无人留下的是老人无尽的落寞。为了《唤醒》年轻人,老辈的艺人用生命演奏着坚守传统的信念,他们的不甘打动了年轻人,迎来了第七代传承人,传统音乐似乎得到了传承。老人的灵堂之上,第七代悲恸的演奏,向老人《辞灵》。结尾,弟子们的《雁落沙滩》,赞美着老人高尚的品德,也寓意着这种艺术的《生生》不息。

整部音乐剧中,“红白喜事”上演奏的迎生、送死、嫁娶之乐,都被融入剧情中。在舞台之上,我看到生命轮回的美好与惋惜、艺术传承的兴衰与叹息、技艺坚守的尊重与敬意。传统的匠艺不应化作一纸冷冰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门绝活不应只成为历史书页上的文字记载。

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浮沉

唢呐吹得好不仅要肺活量大,还要手指巧,这是基本。此外,还需要耳朵的辨声功夫。更高的层次上,是对音乐的审美理解。另一层,才是坚忍、勤奋、专注等性格素质。任何一门手艺,之所以成为手艺,都是全方面的对禀赋和学力有要求。

透过周家班,我看到中华大地上无数为传统文化坚守的人们。和所有传统文化手艺人一样,乐手这一行当,不是简单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一场西西弗斯式的修行,是抛弃凡尘里的庸碌,坚守一生的信念,是人的灵魂与一件器乐恒久绵长的苦恋。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当看到演出大厅上空一直悬挂着的周家班祖训:“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浮沉”,我似乎看见阵阵炮火中、流民颠沛中,淳朴的歌声传递给人们民族的希望。

当周家班第五代班主周本明先生告诉大家,《元气八仙桌》是中国第一次尝试将民间艺术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这音乐如此鲜活、如此充满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中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狂欢和释放。

当全国各地的班主汇聚一堂,用一种新的形式来传递传统的音乐,我钦佩他们身上暗藏的江湖豪气,他们丢掉传统规矩的约束,用自己陌生的方式演奏,只为让属于中华的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

演出结束,剧组人员的朋友圈炸掉了!

部分真实截图

-THE END-

本期作者:笑笑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空间戏剧,留个空间,给戏剧

相关文章

  • 千年一曲“周家班”中国唢呐+音乐剧的生命狂欢

    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浮沉——周家班祖训 第一次的相遇 当《百鸟朝凤》的第一个音律响起,唢呐声声...

  • 百鸟朝凤—电影中的电影

    《百鸟朝凤》是一曲唢呐名曲,也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天明的遗作,整部影片讲诉了两代唢呐匠人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 百鸟朝凤,不只惊一树蝉鸣

    《百鸟朝凤》作为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用传统中国古乐器唢呐在民间的兴衰,为唢呐本身也为自己都奏响了一曲只为德高望重者吹...

  • 再听乡音之响器

    鲁西南响器班,也叫唢呐班、鼓乐班。响器班里的乐器由唢呐、笙、锣、镲等组成。响器班里吹唢呐的人大都是班头,头把乐器也...

  • 唢呐与人生

    唢呐与人生 /深山老林(千年桃妖) 唢呐声声 热情 惊喜 庆贺一个婴儿的诞生 唢呐声声 欢快 悠扬 陪着一个孩子 ...

  • 北国乡土的一曲唢呐

    烈日晴空,黄土飞扬。 这便是三秦大地农村里最普通的景象了,甚至是中国北方农村最普通的景象。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路当...

  • 传统音乐不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国的传统音乐将何去何从?中国的民间唢呐将何去何从?唢呐演奏人员将何去何从?从过去的非常...

  • 《百鸟朝凤》——致敬匠人

    为唢呐而生,为唢呐而活,焦师傅把唢呐吹进了骨头缝里,诠释了匠人精神的真正含义。当西洋乐器渗入中国本土,传统唢呐在夹...

  • 想你了

    “万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唢呐一响不是升天...

  • 门道文化|唢呐:一曲唢呐,一代传承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十六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一曲“周家班”中国唢呐+音乐剧的生命狂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o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