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但社会被形塑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和范畴,人们的视角、观点和实践都是从他们所归属的群体中获得的。社会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范畴化的认知过程。范畴化的过程会产生刻板化的感知,即某一社会范畴或群体的所有成员均被感知或判断为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将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区别开来。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人们会将一些人感知为与自身同属一个范畴的内群体成员,另外一些人感知为不同范畴的外群体成员。自我范畴化是将个体转化为群体成员的过程,让个体在某些维度上做出与范畴相符的行为。
范畴化后,我们通过群际的社会比较,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是为了要确认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的感知是正确的。当进行群际社会比较,即在作为内群成员的自己和作为外群成员的他者之间进行比较的时候,会积极进行内群体的自我评价。这种社会比较增加了人们对于群际差异的感知。范畴化和社会比较协同发挥作用,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群际行为。这包括感知到内群具有相对于外群的优越性,即内群偏好,以及对外群体的贬损与歧视。一般来讲,人们倾向于积极评价内群的特质,获得积极自我评价的动机。社会认同理论作为一种群际关系理论,有力地解释了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这一群际的社会心理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