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是什么?
既不是理性人假设,也不是人性自私假设。这儿有一个更为普遍,更被接受的基本事实:稀缺永远存在。
这里面有两层原因:
1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2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解释第一个现象很容易。审美是很有群体性的,什么东西是好的,受到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基因的左右,所以对人类而言好东西很多都是绝对的,公认的。
需求在不断升级也不难理解,比如吃饭,只吃馒头时就希望有菜吃,有菜吃了又想有肉吃,吃肉了又想喝酒,以后还想要更精致的,如此往复。就算物质需求充分满足了,人还有精神需求,比如对艺术。对稀缺之物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人类会主动创造出稀缺:比如登山时,运动员是可以坐直升飞机的,在有些难关借助工具,更多的人就也能体验到登顶的喜悦了,但是这个圈子是拒绝这些的,因为这样做就稀释了成功登顶的稀缺。
人是有动物本性的,会追求特别的成功感。这也是特立独行的意义。
就算所有追求都满足了,还有免除痛苦的需求。治疗高血压早就有硝苯地平缓释片,但是它会造成手抖的副作用,所以人们还要开发更好,更没有副作用的新药,相对于硝苯地平缓释片,这些新药是稀缺的。退一万步来看,人类的疾病种类是无穷的,所以稀缺是永远存在的。
稀缺和歧视、区别对待,在经济学里是表达同一个语义的。因为稀缺是永存的,优质资源是有限的,我得到了稀缺资源,就有一个人得不到资源。那么资源怎么用,用在谁身上就需要区别,就会产生歧视。
为了消除歧视就容易产生逆向歧视。为了不歧视一个原来歧视的客体,就要牺牲其他原来不受歧视客体的资源,也就产生了逆向歧视。
究竟怎么歧视,歧视谁这些应该由资源拥有者来定。这是最符合伦理道德的,比如美国的藤校招生,他们对亚裔就有很强的歧视。但这不是经济学所关心的重点。
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人在歧视时,行为的逻辑和结果。
那就是著名的论文《歧视经济学》所谈到,凡是歧视皆有成本,歧视别人的人自己也得付出代价。
一般人认为歧视就是欺负人,被歧视就是被人欺负,是单向的。但是经济学里提出不同的看法。这里就来介绍一下经济学中重要的歧视概念。
歧视有两个根本的起源。
第一是偏好,原因和稀缺的类似。人们喜欢看白人跳的四小天鹅,黑人就没有机会表演四小天鹅。
第二是信息不对称。比如大学毕业生找工作,HR必定会根据你学校是985/211,一本二本来给你打一个级别,定一个印象分。因为面试的人太多了,深入了解不起,成本太高。
对人歧视越多,自己的代价越大。在生活中给别人贴标签是很省事的,但是以偏概全是要付出代价的,早期马云到处找人投资,如果出资人因为马云的长相没把钱投给他,那他现在肯定后悔极了。做出错误的歧视大家可能是巨大的。
当歧视不需要什么代价的时候,我们就会纵容自己的歧视,当需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时候,我们就要节制自己的歧视。
越是竞争激烈的大城市,越是对人宽容,人们都心胸宽广,因为歧视别人的代价可能很高。如果哪个老板要搞歧视,说不定会蒙受不少损失。这“歧视必有代价”的印证。
经济学家所关注的歧视是和经济活动有关的。
最常见的比如申请贷款额度,银行家是要严格审查,根据不同信用能力给定不同贷款额度。这就是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歧视。
既然歧视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么在经济活动中为什么还会有歧视呢?这个答案很简单,不是因为银行家,资本家脑子秀逗了,而是他们量化了歧视的成本和收益。资本家是很风险厌恶的,他们要保证自己的钞票得到可靠的回报,所以才会有:银行家在晴天借伞给你,雨天看你挨浇。
金融领域竞争的竞争,让资本家们不敢轻易歧视别人,他们的歧视是有理性背书的。这样的区别对待(歧视)是合理的,是经济的。
但是在08年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了银行发放贷款的歧视。为了增加住房购买率,同时为了解决银行房贷对低收入人群的歧视,美国政府出手干预了银行歧视。虽然在2000年左右美国房地产空前的繁荣,资本家把这些贷款打包来打包去。最后贷款的人因为个人原因还不起债务,开始连锁的债务危机。
有人说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失灵。但是这其实是政府的失败。是政府干预了合理的歧视,最后导致了大危机。
由此可见,区别对待并非总是贬义词,相反,这是很有现实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