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重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作者: Yanjun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22:39 被阅读239次

    九月底,想起《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时,发现我只记得“课题分离”、“目的论”这两个关键词了。于是决定重读一遍,这次读的比较认真,一边看,一边做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一位擅长对话体的作家古贺史健合作写的。全书通过一位青年向一位精通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请教问题的形式,讨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这次重读,对以下几个概念印象比较深刻,和大家分享。

    一、课题分离

    1、什么是课题分离?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分清楚,进而试图去干预别人的课题又或者任由别人干预我们的课题。

    怎么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我们可以问自己:做出某种选择之后,结果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又不愿意认真学习,后果是孩子来承担。

    如果朋友对生活有诸多抱怨,却不愿意改变,后果是朋友自己来承担。

    如果我自己身体不好,也不认真锻炼身体,后果我自己承担。

    这样,具体是谁的课题就很清楚了。

    2、课题分离与独立能力

    举个例子,家长常常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忧虑,进而去干涉孩子的学习。在阿德勒看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能够提供的是支持和鼓励,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帮助他们。

    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你不能强迫它喝水。

    至于我们自己的工作、爱情,当然就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如果我们任由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包括父母、亲人,那么这个过程很有可能会带来烦恼。

    这让我联想到了“独立能力”的培养。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有时候又忍不住插手。据我的观察,这个插手常常是方便了自己。比如,小朋友明明已经会自己穿鞋了,大人还是会帮她,因为“她自己穿太慢了,我们赶时间”。在阿德勒看来,这就是干涉别人课题的一种表现。

    3、别人的课题与自己的烦恼

    有一种常见的烦恼也和“课题分离”有关。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对方却不认可?对方认可或者不认可,那是对方的课题。甚至在人际关系中,对方喜欢你,又或者讨厌你,也是对方的课题。为什么我的父母对弟弟好,对我不好?诚实地说,除了接受,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一旦在他人的课题上反复纠结,人际关系的烦恼就随之而来了。

    二、横向关系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也就是第一步。一切的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第二步是,与他人建立横向关系。

    很多人认为,对孩子要少用惩罚的方式,要多表扬孩子。孩子做得好,做对了之后,要即使给予奖励和表扬。在阿德勒看来,表扬和惩罚是一回事。都是纵向关系的表现。

    1、什么是横向关系?

    在阿德勒看来,“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的特点。赏罚教育是为了操纵孩子。表扬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表扬他人的目的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横向关系是:我们不同,但平等。

    我们在对待同事、朋友的时候,很少会表扬对方,因为我们很清楚对方和我们是平等的。然而,在对待孩子和学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表扬对方。人会因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自己做的好不好,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表扬。如果孩子做事情是以获得表扬为目的,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一旦人还是寻求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就失去了自由。

    阿德勒提倡的是,用鼓励来代替表扬。鼓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

    2、怎样鼓励他人?

    表达感谢、尊敬、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悦,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以感谢为例,人们听到感谢之词时,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我们要做的是用鼓励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和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孩子学习好,考试考了第一名。我们可以做的是: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悦。

    3、人际关系与人生的意义

    阿德勒认为一切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处理好三个课题:工作、交友与爱。这三个课题都是人际关系。阿德勒认为没有普遍的人生意义,每个人要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意义。(想起毕淑敏在某篇散文里也说过类似的观点,原来是源自阿德勒。)

    三、目的论

    1、目的论和因果论

    目的论是与弗洛伊德的因果论相对应的。弗洛伊德认为你现在的状态是结果,童年的经历是原因。比如,你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是因为童年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所以你现在在具体行为上表现为不愿意出门,宅在家里,避免与他人打交道。与之相反,阿德勒认为,不与人交往是你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选择了不出门、宅在家里,避免和他人打交道。

    目的论与因果论的最大区别在于,目的是可以改变的,原因是不能改变的(发生在过去)。

    换一个例子。比如,你认为某个人有很多缺点(原因),所以你很讨厌他(结果)。这是因果论。阿德勒则认为,为了达到讨厌对方的目的,你“创造”了一些对方的缺点,进而达到讨厌对方的目的。如果你决定不讨厌对方了,那么那些原来你认为的“缺点”也就无关紧要了。

    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是处于分手状态的男女。一旦你决定要和对方分手(分手是目的),那么你就会看对方越来越不顺眼。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为了达到和对方分手的目的,你需要找一些东西来说服自己。

    2、目的论与人生谎言

    在阿德勒看来,一切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潜藏在“讨厌一个人”这个问题下面的是“逃避与对方的人际关系”(自己的课题)。假设用因果论来解释,即讨厌对方是因为对方有很多缺点(对方的课题),那么就巧妙地把自己的课题变成了对方的课题。不是我讨厌你,不是我在逃避和你的交往,而是你有很多缺点,所以……

    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在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

    四、理解“发怒”

    我对“发怒”一直很好奇。因为我父亲是一个非常易怒的人。小时候,我们三姐妹都会非常小心翼翼,唯恐做了什么事情惹他不高兴。

    用课题分离的理论,他发怒是他的课题,我们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我以前常常把前后发生的事情看成“因果关系”,又或者,认为“凡事都有原因”。特别是在父亲发怒这件事情上,我母亲也会认为是她或者我们做错了什么,才惹得父亲不高兴。现在回过头来看,完全不是这样。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不高兴了,他要发怒,进而找到一个或者若干个理由(我们/母亲做了某些事情)来发怒。这样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喜欢“翻旧账”,那些“旧账”都是为了合理化“发怒”这一行为的理由。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发怒是一种交流形态,怒气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发怒并不是真的生气。对方是选择了用“发怒”这种方式来迅速地达到他的目的。类似的方式还有“恐吓”、“说谎”等等。

    人际关系中的很多事情可以有很多沟通方式,比如,微博上常常看到熊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可不可以好好讲道理?可不可以慢慢帮助孩子建立“公共场合不应该影响他人”的意识呢?答案一定是可以的。只是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而且初期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效果。很多家长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和时间,最后选择了“发怒”和“恐吓”。常见的比如:你再哭,爸爸就生气了!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听说,有些人晚上不愿意回家,“在办公室加班”成了一个常见的借口。这里的“加班”就是一个谎言,对说谎者来说,要解释“我为什么不愿意回家”是一件太麻烦的事情,为了避免和家人沟通“我为什么不愿意回家”这个问题,选择了“说谎”这一方式。如果家人总是纠结着“你为什么欺骗我”就很难真正解决问题。因为“说谎”只是对方选择的一种沟通方式而已,在这里只是一种手段,和手段相比,目的更重要。

    阿德勒认为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而且,发怒、说谎、恐吓,这些都是逃避真正的课题的手段而已。使用这些工具并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

    五、自由

    有句话流传得很广:自由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阿德勒认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或者说,允许自己被别人讨厌。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不期待表扬),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自由。

    别人可能喜欢你,可能讨厌你;可能认可你,也可能不认可你。这些都是别人的课题,不是你的。

    自由是明白人际关系的主动权在自己的手上。你可以主动去做些什么,但是对方会不会回应,依然是对方的课题。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面其实还讨论了更多其他的内容,比如“共同体感觉”、“自卑感”和“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原书也就两百多页,强烈推荐去看原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ti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