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

作者: 风糖_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21:53 被阅读0次

    在我的印象中,最早关于“糖”的记忆是白砂糖。

    好像是在某个节气,人们流行串亲戚时,用纸包上一包白糖。

    形状嘛,就像六棱锥截去上面那个尖尖儿,再把红纸条放在顶面装饰一下,用细绳子捆起来,就是一件像模像样的礼品了。

    那时的糖主要来自甘蔗和蜂蜜,难以大量生产,还是稀罕物。

    后来就有了水果硬糖,啥滋味已经忘了,就记得存了很多花花绿绿的糖纸,估摸着是因为手里的硬糖也不富裕,要不,谁稀罕玩那些糖纸呢。

    有一年家里还出现了高粱饴,产地在山东,软软的,外面还有一层糯米纸包着,觉得很高级,琢磨着山东是不是遍地种高粱,才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高粱饴来。

    后来糖的品种就丰富了,有一年春节,老爸买回来一大包糖,有奶糖,巧克力,牛轧糖,椰子糖……,早也吃,晚也吃,真正实现了吃糖自由。

    那真是一个甜蜜的春节呀!虽然以牙疼惨淡收场,还是有着令人难忘的愉悦感受。

    后来知道,工业革命有一个很少被人提及的成果,就是人类可以大量生产糖了,逐步实现了“糖”自由。

    我们喜欢糖,喜欢到现在的大部分食物,都必须添加糖,比如饮料、糕点、奶制品,甚至鸡排的配料都包含糖。

    对糖上瘾,已经成了一种常见现象,尤其是小孩子。

    百度百科解释了此种现象——“甜味会带给人愉悦的感觉。”

    科学家认为,糖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大脑兴奋,感觉不到饱腹。

    通俗地说,就是糖会让你吃得很愉快,从而吃了还想吃,即使已经饱了。

    过量摄入糖,是体重超标的根本原因。

    今天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提到一种事物,有着和糖一样的魅力,那就是——“信息”,像糖一样会让人上瘾的信息。

    作者列举了,信息与糖的相似之处。

    (1)低成本的大量生产。

    和糖相比,信息不仅生产成本低,传播成本更低,可以接近零成本地到达消费者。

    (2)上瘾机制相同。201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信息也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跟糖的作用机制相同。

    所以,看到一则吸引人的信息,跟吃一件甜点,带给你的满足感是一样的。你会对信息上瘾,看了还想看,具体表现就是放不下手机,划了又划。

    就像糖能让人体重增加一样,信息也能让人的思维“发胖”。

    垃圾信息降低你的思考水平,将没意义的内容充斥你的大脑,分散你的注意力,堵塞你的思考,让你思维迟缓,判断力下降。

    所以说,信息上瘾与糖瘾一样有危害,需要积极防治。健康生活不仅少吃糖,还要少接触垃圾信息。

    但是,就像躲不开糖一样,生活中根本没机会躲开垃圾信息。

    咳咳,拿着手机划水的诸位怎么想,是吃“糖”吃得更自然,还是谨慎的远离“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w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