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拿到后一直在读。只因干货太多,又容易操作,用起来既顺手又顺心,真的非常喜欢。
书里有7章节,分别讲述了7个沟通技巧。我把这7点归纳成三个步骤:开始,经过,结果
在发生亲子冲突时,我们要和孩子分开一下。不得不承认,有时越看孩子越想揍。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和孩子在一起。当情绪稳定一点后,我们要问自己,是孩子的行为让我们生气,还是我们被自己大脑中的刻板印象气到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记得有一次聚餐,每人面前有一杯可乐。有一个孩子,他先拿起妈妈的可乐往自己杯里倒了一些,过了一会儿,又倒一些,3次以后,他的杯里有满满的可乐,妈妈的杯里只有一点了。
他妈妈生气地骂他,贪吃鬼。他委屈地说,他只是喜欢听可乐泡泡的声音,每倒一次,就会有气泡冒上来,那些气泡啪啪啪的声音让他着迷。
啊,原来如此。我们看到的和心中所想的并不一致。
如果这个孩子小一点,不会表达自己,那只能哭,不仅妈妈生气,孩子也委屈。
“清除大脑中的刻板映像”,放下评判,用观察的语言说话,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在沟通的过程中,注重感情的联结。不管什么事,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越大的事情,需要越强的情意。
没有人愿意被说服,孩子也一样。当你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放松,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我觉得最后的赋能公式是我在这本书里收获最大的一点。很多亲子沟通类的书籍,都着重于倾听这一块。
通常是运用倾听完了,孩子和父母都得到满足了,就完了。后续呢?
这本书告诉我,当孩子敞开心扉和你聊了之后,在你们浓情蜜意时,及时以目标为导向,和孩子一起制订未来的蓝图,可以激发出孩子自信,自律,自爱的情感。
有了这一点,我感觉更圆满,更系统化。
看完这本书,普通的一次亲子冲突,都是孩子和父母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