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说 Java
有段时间不动笔了,手有点儿痒痒了,最近经历了很多,眼睛也明亮了些,渐渐看清了自己。这一次次的审视自己,挺痛苦的。说来可笑,不笑的时候,竟那么好看。
Java 作为我混饭吃的本钱,死磕还不至于,但是最近一直在看书,想来也是时候产出了。今天就来写写观后感,我对Java 还真是有点儿话说。
1. Java 能干什么?
可能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最开始的懵懂的时候,Java 好像并不怎么样,总觉得有其他语言比他更好,但我借用我师傅跟我说的一句话:Java 就是无所不能。一开始我是迎合的态度,偷偷学着Py,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错了,Java 的无所不能不在于其语法本身,而在于那简直是百科全书般的数字资料。我无意歌颂,但我是真切体会到 Py 环境或代码出问题,但是网上可参考的有用答案为 0 的无助。
2. 一个年轻人的学习态度到底是应该是什么样?
我没什么资格批评别人,说说我自己的见闻。工作中,我见过的所有的人,除了那些人类共性问题。没见过一个人的过往职业生涯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相似。我年轻,我唯一的资本就是试错和改错,鼻子下面一张含糖的嘴 == 年轻人的财富。浮躁是年轻人的通病,我写不得长篇大论的原因就毁在这两个字上,没到那个岁数,有多少人能沉得住气呢?倒是有一个人,也是我的人生偶像,他叫周恩来。浮躁归浮躁,但你人生总得活出点境界才对得起你的年轻。我入门或许和所有初学者都有的那些值得回忆的尴尬,我是先接触的Android 开发,在我做出第一个计算器APP 的时候,我甚至把那些XML 布局文件当做是Java 语法的一部分。科班学的数据结构,算法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操作系统也只局限于Windows 。这些能说明什么呢?我最开始自学Android 开发的时候,奔着他的高薪去的,在开始找工作时,我甚至独立开发了四五款线上小应用,就是这么一个我,结果也很好,最后甚至连一份相关工作都找不到。可能算是我命好,一个连Servlet 都写不明白的人,碰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获得了一份 Java 后端开发的实习工作,第一次真切的做了一回井底之蛙,第一次明白什么是企业级应用,第一见识了什么是容灾等等太多的第一次,我想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些吧。能找准方向,源于我给自己人生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做事要有做事的态度,浮躁意味着年轻人头脑灵活,但不代表要失去自己所坚持的底线,大家都读过那么多书,看过那么多剧,那些个达官显贵,大善大恶,表面上看似无欲无求,不和普通老百姓一般见识,一脸的和善。但是你挡他们的官路财路试试,恨不得杀你全家也不过分吧。所以我们作为普通人,我们的底线,一般都是给我们自己设的,你选了Java ,那这就是你的底线,别这一门还没弄明白咋回事,就奔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扑过去。。。百度T8 的高工,SQL 写业务,php 、 Python 、shell 写各类脚本,Java 架桥。问,人家说,在这行混几年,身体够好,也就啥都会了。坚持为了有一个做事的态度 == 年轻人的宝贵财富。太多年轻人想活得潇洒,活成电影中的自己,首先那得是有个好爹,其次,有个好爹也不一定有张好脸,有张好脸也不见得有个好命,所以年轻人对待生活应该是以心宽为主,欣赏自己作为年轻人的狼狈不堪,不同情自己那生活的小小可怜,忘记自己所有的不想记起。在这个基础上守着底线,你觉得你会和谁一样呢。 编推荐一个学Java的学习裙【六七八,二四一,五六三】,无论你是大牛还是小白,是想转行还是想入行都可以来了解一起进步一起学习!裙内有开发工具,很多干货和技术资料分享!
3. 谈谈抽象和面向对象
扯了那么多,今天算是回归正题了,在接触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总喜欢考虑其真实含义,抽象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呢?具体事物抽出、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等,而将个别的、非本质的方面、属性与关系舍弃,这种思维过程,叫抽象。我可以理解为,没有一个人可以代表中华民族形象,但抽象出来的中国人,是完全可以代表这种形象,因为抽象出来的这个中国人,本质上具有了你我他的所有共性。Java就是面向的这类抽象出来的共性而设计的。这个抽象出来国人的肤色,身高,体态等等就是Java 类中属性的概念。抽象出来的国人会有各种行为,这就是函数和方法的概念。当你有了一个抽象的国人,想基于此打造出一个叫做小明的普通人,这就是实例化的过程,实例出来的小明,就是对象,有了小明,小明会走路,会说中文等等行为(方法或叫函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Java 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编程永远在和数据打交道,数据从哪里来,做了哪些改变,到哪里去,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