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对错

作者: 杨炜灵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7:11 被阅读73次

说有这么两位妇人,各有一独生的儿子,同时这两个孩子都爱打架,而其中的一个妇人,从来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只要知道儿子跟别人打架,她总是出去就找别人算账,去打那与她儿子打架的孩子。

而另一位妇人,却是恰巧与其相反。同样的是不分谁对谁错,不管谁是谁非,只要听到自己的儿子跟人打架,立即出去就打她自己的儿子。

请问大家,你们说到底是哪个对?哪个错呢?

或许众人都已肯定了,第一位的那个不分青红皂白,就总是打别人的妇人,根本就是蛮横不讲理,所以她是百分之百的错误。

而另一位呢?同样的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事,就打自己的孩子,你看这孩委屈的,一定在想这哪是我的亲妈呀!

有三个人,分别称为甲、乙、丙,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甲的看法——我看两个妇人都不对,都是蛮横不讲理吗?

乙的意见——分明是第一个妇人错误吗?只打别人的孩子,护着自己的孩子,不反心吗?谁能受了她这不讲礼,又无道德呢?

丙的看法——两位妇女都不对,但傻子才这样做,只打自己的孩子,“吃不倒别人而打自己,太无能了”。

或许有更多的想法与看法,但从教育的本质上讲,确实都不对,正如甲的看法。而从做人的道德品格讲,第一位妇人则更显的错,除了野蛮之外,又连半点做人的道德修养都没有,纯属泼妇。而第二位妇人则不然——一方面或许自己生性懦弱,胆小怕事……另一方面,可能是极有修养,对孩比较严厉 ,或者孩子因某种原因,已养成不良的习惯,而就其打(管教)自己的孩子一事来说,是对大于错的。因为只打别人的孩子,是德行上的错误,既确乏社会公德,又没有一点修养,同时也是对自己孩子的逆爱,当遭受社会与公众的谴责。

不知道读者的看法,你们忍心打自己的孩子吗?或许你根本舍不得。

但圣经教导我们——“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言 13:24 和合本)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 19:18 和合本)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言 22:15 和合本)。

诸位,看到了没有,熟是熟非,谁对谁错,当用真理全衡之后,是否有不一样的看见与想法呢?

愿我们都能好好教养自己的孩子,使他们从小学会听命与顺服,就不会像今天文章里所说这两个孩子一样,或因缺乏教养,已经养成了恶习,更愿我们都成为有德行、有修养、有品格的人。不但能以口、用言语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是身教言传,必将效果卓著。

辨别对错

相关文章

  • 辨别对错

    说有这么两位妇人,各有一独生的儿子,同时这两个孩子都爱打架,而其中的一个妇人,从来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只要知道儿子跟...

  • 如何帮助孩子辨别对错

    苍白的说教真的比不上切身的体验。 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细微处才见真功夫。 “你是她的好朋友,你做了什么? 他们在打...

  • 少年亚当说:有的时候,做正确的事并不容易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做正确的事;定义一个人“是非不清,不分对错”是对其极大的贬低;但有的时候,分清是非、辨别对错很...

  • 自辩对错,好好成长

    你要学着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欣喜、悲伤或是濒临崩溃,都能够不动声色自己处理。 自己辨别对错,好好成长。

  • 花未来的钱,真的能圆今天的梦?

    时代在发展,很多事情当你还在辨别对错时,别人已经身有体会. 记得第一次听到那个“花未来的钱,...

  • 20190328-《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学习笔记-致良知、明

    格物——明明德、致良知 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用致知和格物的功夫,格正自己,知道善恶、是非、对错、辨别仁与不仁、礼...

  • 晨读感悟:持续的行动才是行动

    成功的定义千千万,失败的理由万万千。 但凡生活在这个世界,但凡有着基本辨别是非对错的良知,那么在你...

  • 先驱

    先驱就是走在大众的前面。这个走不是那么轻松的,他要跨越坎坷,经历生死,还要辨别对错,将人们领上正确的道路。 先驱必...

  • 不要随便碰我――海南幼儿园中1班安全教育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缺少辨别对错的能力,更缺少反抗的能力。为了让幼儿知道保护自己身体隐私部位,增强自我保护...

  • 你是否会感动

    当你在排疑解惑,专心教诲的时候 学生目光炯炯的看着你 嘴角露出了微笑 你是否会感动 当你在辨别对错,批改疲倦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辨别对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x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