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暴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肢体上的暴力,其实语言,精神上的暴力不压于肢体,特别是网络暴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发生在身边与自己相关并影响全国的事件要数今年3月份的“成都七中学校食堂”事件。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头肉,而孩子的健康、口粮的安全问题无疑是排在首位的。
事情的起因是小学部有几个孩子吃了学校的饭菜老是拉肚子,开始是在班级群反应,后来聊到冻肉、合成牛肉、饮料里的添加剂等(承包商为了丰富多彩,设立了西餐部和饮料区),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隐约感觉自家的孩子胃口也不好,也老生病等,肯定是这引起的等等,决定通过校委会找学校领导谈谈并协商。
谁知小学领导的攻关能力太差,说什么合成牛肉是给中学学生做牛排吃的,小学生吃的是肉丁,不是合成的。在回答孩子老生病,老拉肚子的问题时,有领导回答你孩子体质不好,跟学校有什么关系?!进而引发冲突,接着食堂沦陷,于是就有了发霉、长虫的食材图片在整个学校班级群流传,接着又有了几千人的大群。
在看到长虫的肉的照片时,我第一反应不相信这是真的,每天几千个孩子吃2顿正餐,肉不应该长虫才是。我家离学校走路十来分钟,但还是不放心,第二天也去了学校看看,可想而知那些外地家长的心情。经过一个晚上的升级,小学操场,教室全是人,小学已无法正常上课,有的家长直接接走了孩子。
后来一步步发展为要求学校退学费,孩子直升,补偿等等;再后来绕着操场呐喊,饭点直接去学校食堂吃饭,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没得吃,家长不满等恶性循环;拦路、堵车,与政府人员发生冲突,最终成为“大事件”……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说网络世界是通过屏幕呈现给我们大家的,它可以引领我们向任意方向前进,身处其中时也很容易随流。
所以个人的认知很关键,我们是做了帮手,还是做了帮凶,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愿世间的善意和美好比暴力多一些,再多一些。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