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卧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方圆二十平米围侍萱亲,“乌鸟私情,愿乞终老。”是我自我选择又现实困顿的人生真相。
起初,我以为我可以居家行远,我可以从容超越长期的封闭隔离,宅家隐遁又飘然浩远,实则,我在日复一日心力极度消耗状态下,没有动力读书,远离我爱的写作,沦陷在一个个APP的围剿中。
本没有多少时间的,照顾母亲,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但因为母亲很难和我交流,是以做饭、给母亲鼻饲,我常常打开B站,虽非短视频,但因并没有系统学习,
即便偶尔听讲座和读书博主的分享,但因并未专注,所汲取到的也似乎转头即忘。边心神游离又边散漫着心绪做着手边事,让我很难有心流体验,淹没于在信息洪流,自我真实感受相对缺失。
很长一段时间,我迷上了骑行博主的视频,远方行走的一个个未谋面的up主,牵动着我的喜怒哀乐,让我自己的当下变得模糊。吃饭时,我并没有真实咀嚼口中的食物,下饭的视频陪伴了我的孤独,也让我远离了只属于我的真切当下。
现在想来,我多在观看他人生活,他人的行程代替了我的真实行走,只是从他人生命展开的缝隙里,捡漏很少的情绪体验。我被自己边缘了。
慢慢的,饮水时间,短时间稍坐,短视频开始侵占我,这种侵占是算法对自我脆弱状态高纬度的碾压,你只能乖乖听命,天下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社会新闻事件的追索和探问,其惊悚、其细微、其惊心动魄,你只能被裹挟,你和亲友谈论的皆是某某事件,某某热剧,某位大明星的轰然塌方……至于你自己呢?你自己呢?
你很难沉静,书堆砌在身边,想看的书在床头,入睡前,你被推送的你想买的东西又吸引了,你终于选择了性价比满意的,只是半小时过去……
你在感觉没有心力和心气回复友人后,你几乎不发朋友圈,你似乎清净,但也远离了朋友的交流,拿起手机,只有短暂的零碎时间,你又会被微博、知乎吸引,唯独只读了两页的书再没有得到你的青睐。
这是我吗?
这是曾和一行禅师呼吸相应,曾深为享受正念生活的我吗?
固然,我的生活状态的凝滞与不明朗,是不得已的现实,但我所能掌控的自我,却因娱乐至死消解了我原本可以正念当下,修行自性的人生。
不是不可以关注社会,不是不可以娱乐放松,只是手机、平板、一个个狡诈无比的APP,都是吞噬你时间的怪兽,都是抢夺你真实感受的猎手,倘你一直妥协挣扎不得,你就沦为饕餮的猎物,它吞噬你的鲜活和灵气,让你空虚和失重。
昨天,卸载了B站、微博、抖音、知乎,忽然自由的感觉。母亲睡下后,我稍得闲暇的时间,下楼散步探初绽的梅花,因心境的沉静,喝水的滋味转换成自得的品茗,有了巨大的动力想看书,因习惯而略觉缺失我捡回了对我最有意义的“小宇宙”,而昨晚聆听的就是一场智慧的碰撞“在信息碎片化之后,一个有自我追求的人该如何过得更好。”
生命须得有一场觉醒,你当自知,在这浩渺宇宙间,你的旅程时间并不多,你要选择最美好的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