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1146/68f8149b3f175ad3.jpg)
俞敏洪说:“对成功人士的调查表明,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成功人士都来自于普通家庭,有很多甚至来自于社会底层,比如农民和普通工人家庭。”
如果你是一个用心观察的人,不难发现,当你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同班同学,甚至同年级的校友,起点都相差不大,真正有背景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人。
但是若干年以后,同学再相聚,班里的人,变得参差不齐,人与人生活的层次已经拉开了,有人当大老板,有人在打工,还有人在天天挖土。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存款有多少之分,生活有档次之分,劳动的价值有高低之分。
同样的年纪,同样的文凭,但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一些年轻人抱怨自己的人生不如意,运气不佳。
和别人同时进入公司,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步步高升,而自己只能领着微薄的薪水,做着令人头痛的繁重工作,仰望着别人,止步不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又是怎样一步步慢慢拉开的?
1
选择一个领域精进,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
你的优势就是人生的支点。
当你有了这样的一个支点,你就能撬动起人生的地球。
一旦有了一个比其他人相对的优势后,就可以通过这个优势扩大自己的价值。
比如,现在流行个人IP打造,个人IP核心就是你有没有一个优势。
有了优势,再通过自媒体的平台,便可以无限去放大优势。
哪怕是最普通的一件事情,都可以打造出自己的绝对竞争力。
作为网红界的顶流,李佳琦参加了《吐槽大会》,网红在几年前,还是一个贬义词,可现如今,网红这个词,却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因为它与努力挂钩,与拼搏挂钩,与与时俱进挂钩,与孤注一掷挂钩,这些,都是我喜欢的词。
身边的好多小伙伴,都以成为李佳琦一样的网红为目标,这也是初见的梦想。其实,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李佳琦也不例外。
相比其他销售,李佳琦总是能在常规介绍之后,给你致命一击。这种描述,看似脱口而出,殊不知,其背后蕴藏了太多的冥思苦想,太多的攻坚克难,每一句脱口而出,都是创新,都是突破,李佳琦的这种专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学习的,带着这种精神,你干哪一行,都不会太差。
李佳琦的卖货文案,有趣,不尬,句句直戳女孩子的小心脏,凭借这个,李佳琦赚钱的速度,按秒来算,凭借自己的努力,俨然已经成为了比马云更能掌控所有女生钱包的人。但愿每一个努力的职场人,都能像李佳琦一样,幸福成功。
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绝对优势,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感兴趣,选择一个领域去学习一年吧。
几乎任何事情,一年时间的努力,都可以出结果。
如果你对英语感兴趣,那就把英语能力提升到一个程度;
如果你对写作感兴趣,那就提升写作的能力;
如果你对PS感兴趣,那就去提升PS能力;
如果你对剪辑感兴趣,那就去提升剪辑能力;
……
通过这些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靠他们实现价值了。
古典在《跃迁》一书中这样描述高手的破局战略: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而抢占头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凭借作品换取反馈。
2
对新事物保持兴趣和敏感
有一本书叫做《能力陷阱》,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是: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
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每个人都要特别警惕这种能力陷阱,避免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转变到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提升影响力等能够给你持续带来价值的工作上,这样你才能在各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像我们都知道的,很多时候打败企业的并不是同行,而是趋势。
比如打败功能机诺基亚的,不是三星,而是智能机苹果;
打败方便面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外卖;
打败线下实体服装店的,不是旁边的服装店,而是线上购物。
我们不要去成为一个抗拒新事物的人。
一些人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工作久了,觉得收入稳定了不错了,就停止学习新东西,不让自己成长进步了,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永远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
也不要仅仅去只是成为一个消费者,而要尽可能是成为一个创造者。
只有我们跟上趋势,才有可能在新的机遇来临的时候抓住机会。
每隔2-3年就有一个新的机遇产生。
20年之前淘宝兴起,富有了一大批淘宝商家;
13年之前微博兴起,红了一批文人;
10年之前微信兴起,公众号和微商兴起;
8年之前今日头条兴起,自媒体时代正式到来;
5年之前抖音兴起,出现了一批个人视频创作者;
到2020年初,直播带货又强势兴起。
每个流量口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计划,但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当下安逸的生活和环境,觉得这些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话就会错过。
3
坚持学习和精进
1)在工作和业务能力上不断精进
苹果公司副总裁戈峻老师讲的一件小事,让我至今难忘。
他说自己每个周六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地写周报,20多年来,从未间断。
要知道20多年前,他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位初入职场的英特尔公司小职员。
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能一直坚持这个好习惯,并且一坚持就是20多年?
为什么我们就不知道这样做,或者说明明知道需要这样做却做不到?
2)坚持读书,扩充自己的眼界和思维,提高自己的认知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你只能挣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
那怎么提升自己的认知呢?
股神巴菲特,他也认为读书的确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
在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巴菲特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故事。巴菲特表示,自己小时候比其他孩子读书更多。7岁时读的《赚一千美元的一千种方法》开启了自己对商业的思考,现在90岁了,每天仍读书五六小时,且能记住。
巴菲特曾经说过:“我的工作就是阅读。”而阅读也确实为他带来了投资机遇。2002-2003年,他就是通过阅读年报选中了中石油,并通过调研确认了自己的判断,从而入股。巴菲特每天还会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企业的业绩报告。在发现感兴趣的公司后,会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并且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年报后面隐藏的真相。
总结
知易行难,一个人如果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必然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有着一个十分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当然,很多伙伴也看起来很努力,但为什么没有改变呢。
因为很多人的努力只是建立了好的习惯,比如读书,健身,打卡等。
这些都只是好的习惯,习惯是你的副手,并不能帮你建立起你的强有力的优势。
而这里的学习,更多的是要专注在一个领域方面去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努力的人,而是缺乏有优势和技能的人。
所以,你要去锻炼自己的核心技能。
而不仅仅是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