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得到》重点推荐的书,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微信读书上找到并读了起来。
感觉这本书初读的时候好像比较顺畅,慢慢的又感觉有些牵强和晦涩难懂。但是读到最后,才能体会到会作者很深的心理学功底。它不是一般意义上写到的心理体验,而是有科学依据,并且建立在心理学实验基础上的,从各个方面阐述的心灵体验。因为我看到了他的结论指向并非是唯一完全确定的。而且他把利弊全都表述,这种表述方法我是在《人类简史》这本书里面看到过的。他突破了以前我的一些思维观念,一件事情并非论述的只有一个方向,而是把他的各方面都展示出来。让读者可以不像是在读一份心灵鸡汤。让读者有了落地的,客观的,可以实际去操作的方向。
因为前面的笔记没有留存下来,所以只能参考后面的了。而我发现大脑所能记忆的真的是太少了,笔记提醒了我做笔记的重要性。读过笔记才发现这本书真的是太精彩了,里面闪闪发光的宝石很多。比如这一句我就觉得非常非常的有感触:一家好工厂不见得是最赚钱的工厂,而是最能改善工人和顾客生活品质者,还有: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这是我们中外统一的理论,在我们中国那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这一点可以看到人们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相应。
这一段也非常的精彩,特别的具有指导意义。———开放的态度,使一个人更客观,能够注意到变通的可能性,自觉是周遭环境的一部分。危机迫在眉睫时,我们自然会动用精神能量自卫,但这种内在的反映,不见得有助于适应状况,他反而使内心的混乱加剧,削弱反应的弹性。更糟的是,他还可能使一个人变得孤立于世界之外,独自面对挫折。相反,如果我们继续跟事态发展保持接触,就会出现新的可能,启发我们采取新的应对策略,不至于被完全排除在生命的主流之外。通过这一段我就能感到了译者的理科思维和逻缉功底,真的好严密。好像修改一个字都可能会改掉这段话的意思。也非常的有内容,能够把我们平时对待事情的态度心理描写的非常到位。而且也指出了一条明路,与我而言与这段话产生了很深的联接,因为它说的就是我遇到感到并努力去做的,只是在未遇到这本书时我只是模糊的潜意识牵引着,而看过这段话后我豁然开朗。
从什么是心流,以及怎样获得心流的体验。心流的构成要素,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心流,尤其是心流与社会文化,自得其乐的性格,在困顿中体验快乐,这几个方面一一进行了分析。人所能感到的感官之乐能值多少钱,懂得乐趣,爱到最高点,控制的最高境界视觉,以及音乐的,美食之乐,工作之乐,在挫折中荣获自得其乐,最终的我们还是要寻得生命的意义这诸多方面都有阐述。让我们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有目标,有动力,有收获,有更多的心流感受。
这本书让我的自我更加的坚定,减少了更多的犹豫,迷茫,从而获得内心的力量,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减少精神熵增加精神负熵,体验更多临在的一刻,幸福的心流体验的一刻。
这本书最后的一段话,我也很喜欢: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知我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我肯定会认真努力,而真实的生活着。让我作为地球上唯一有高等智慧的动物——人的存在,而不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