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艳的第 23 篇文章
红艳的读书笔记
今天终于有时间读精进的第二章了。
一、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1、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2、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二、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1、人生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
有些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实际上,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做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2、僵固型心智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人的能力是会改变的。即使是以前很差的一个人,通过学习、实践,几年以后也可以变得很有能力,甚至很优秀。
就像以前我们村子的很多人,特别是小我很多岁的,小时候,那些人的家境可能比较差,他们也鼻涕随时挂在嘴上,可是经过了求学、工作,这些人现在都很不错。在很发达的城市,有很不错的工作,为人处事做的都很得体。
特别是有两个小姑娘,确实是女大十八变,化了妆,是真正的大美女,皮肤也很好,让人不敢相信她们就是我们那个农村走出去的。更重要的是,她们不是花瓶,不是只会化妆追求美貌的人,她们每个月挣的不少,而且待人接物很大方,都很真诚,让人觉得她们确实很优秀。
于是我告诉自己:即使现在我不会,通过一年、两年的学习,我也会成为一个会的人。
三、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 选择太多怎么办
书中讲的是一个人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正确的选择,并给出了一个专业的分析表。我对这部分内容不感兴趣。
四、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书中讲述了苏克的故事。
苏克是一个韩国小孩,6岁时岁父母移居美国。苏克从小喜欢音乐、舞蹈和文学,小学时除了接受常规教育外,还进入美国顶尖的芭蕾舞学校接受训练,直到15岁时因父母怕耽误学业而被迫终止舞蹈训练,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梦想就此破灭。
本科时她就读于耶鲁大学,在此期间发展了对文学的兴趣,毕业时拿到奖学金赴牛津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文学研究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领域,转而对法学产生兴趣,于是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给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做过助理,后回哈佛法学院成为助理教授,37岁时哈佛法学院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性。
从芭蕾舞潜力新星到文学博士再到法学博士、哈佛教授,苏克的人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
在东方文化中,“身份”更多的是社会和外部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我们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还能是谁”。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当我们再一次面对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先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就像苏克的故事一样,你必须弄明白你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你才可以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左边的放羊小孩就是右边的法国教育部长当时看到很震撼的一张图片,右边是法国教育部长,左边是20年前那个摩洛哥放羊小孩。
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更不要停止行动。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