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黄帝问曰:人之一身,有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之精焉;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灌溉之气焉;有腠理发泄,汗出溱溱之津焉;有谷气着藏,注于筋骨渗于空窍之液焉。
有两手两足之四肢焉;有阳七、阴二之九窍焉;有心肝脾肺肾之五脏焉;有手足阴阳循行之十六部分焉;有与天地之度数相合,一岁之节候相应者之三百六十五骨节焉,皆足以生百病者也。
然百病之生,无论属精气、属津液、在四肢、在九窍、与同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要必其经有之虚有实也。今夫子乃言有余而实者有五,不足而虚者亦有五,不知五虚五实之病,果何以生?愿窃闻之。
“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各成形。志意通调,内连骨髓,而成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岐伯对曰:臣之所谓五有余、五不足者,皆生于五脏者也。夫人之心藏神者也,人之肺藏气者也,人之肝藏血者也,人之脾藏肉者也,人之肾藏志者也。
五脏各以所藏,达之于外而成形。形者,色也。内无所伤,其色各具也,兼志意通调。五脏之气无所累害,则内而连于骨髓,各著华泽之形,以成其五脏之本体焉。
由是五脏经络之道,无所壅塞,其脉气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经隧者,经脉前行之路也,使五脏偶乖,血气不和,则有余不足之百病,遂为之变化而生矣。故治病者必守经隧以调虚实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