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凹先生

南凹先生

作者: 王赵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9:01 被阅读0次
南凹先生

王赵民

一天,与著名作家和谷老师通完电话,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以他的故乡之名可尊称他“南凹先生”。一日,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他笑了笑,估计他是默认了。

南凹先生

南凹者,黄堡镇一小村,和谷先生出生地。他二十岁从这里走出,走进省城西安求学、工作,后又客居海南数年,尔后又返长安,一直从事文学创作,颇有建树,《市长张铁民》《无忧树》等在全国获得大奖,他是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他心系家乡,关心家乡发展,尤其是写了很多篇记述家乡风物人情的美文,刊登在《人民日报》副刊,无异于给家乡在中国第一大报上做了免费广告,影响很大。退休后,他常回来参加家乡的文化活动,黄堡书院就是他倾力打造的一个文化精品工程,和谷文学馆建成开馆以来,观者甚众,好评如潮,必将成为铜川文化人的精神家园,成为铜川文化一张靓丽的名片。

南凹先生

以地名尊称先生,并非空穴来风,历史上就有,那是对杰出贡献者的褒奖。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是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被人称为“张曲江”。北宋关学派创始人张载是眉县横渠镇人,曾在横渠设立书院讲学,后世称他为“横渠先生”,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后儒尊为“横渠四句”。后汉时期的名臣杨震深夜拒金,因“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被后世称为“杨四知”“四知先生”。

和谷先生情注桑梓,不断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说明他有浓浓的乡愁,有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夙愿,这是一种深情的“望乡”。他是从故乡南凹走出去的一位响当当的文化人,为故乡发展他有赤子之情,故乡人以他为骄傲,称他为“南凹先生”,我相信南凹人是可以接受的,南凹先生是可以传世的。

相关文章

  • 南凹先生

    王赵民 一天,与著名作家和谷老师通完电话,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以他的故乡之名可尊称他“南凹先生”。一日,我把这个...

  • 南凹

    南凹是个小村,和屽村这种大村庄相比实在差了很远。从字面意思看,也仅是屽村峁南一处凹陷的土窝。我在罗寨村借居的一年,...

  • 回望南凹

    八月的热风 与一切生灵极力地拥抱 试图能够挽留 一道莫名的情绪 而远方的秋雨呢喃的吟唱 幻化出魅惑的景象 伸去的双...

  • 南凹古槐

    黄堡文化研究 第262期作者:和谷编辑:秦陇华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即1368年,开国武略将军和青手植此槐,树龄六七...

  • 关于南凹

    黄堡文化研究 第323期作者:张惠妹编辑:秦陇华 关于南凹,我有种种疑问山叫什么名字这般豪放,裸露着的峡谷盘旋高处...

  • 南凹古槐

    黄堡文化研究 第324期作者:马腾驰编辑:秦陇华 古槐很多大江南北有多少棵没有人统计过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字 写古槐...

  • 南凹古槐

    根深叶盛茂参天, 久站何宅静望山。 淋雨沐风终不悔, 遥期孟女范郎仙。

  • 南凹纪行

    黄堡文化研究 第4期作者:赵建铜编辑:秦陇华 辛卯清明时节,闻和谷先生回乡祭祖,我便电话联系他,约了前往拜访的时...

  • 南凹古槐畅想

    又是一年八月, 秋风送爽, 来到南凹---著名作家和谷的家乡。 又是一次槐花诗会, 相聚到南凹古槐下, 一个充满神...

  • 自在独行

    文/南塘路 写给每一孤独的行人 近来正在拜读贾平凹先生所著《自在独行》,粗读几页过后,顿是觉得不凡,收起随意,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凹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t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