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国演义三国
陆逊与马谡的不同命运(三国风云)

陆逊与马谡的不同命运(三国风云)

作者: 小关平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1:25 被阅读2次

文/小关平

孙权用陆逊,孔明用马谡,都称得上一战成名。可前者成为一代儒将,后者却被当作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如果我们抛去定向思维,融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战前的形势,就会惊叹陆逊和马谡何其相似!

陆逊二十一岁时成为孙权幕僚,长期从事内政工作,仅有讨伐山越的带兵经历。东吴由于特殊环境,大多数武将都曾打过山越,陆逊初露头角的战绩并不骄傲。直到他助吕蒙谋取荆州,才算登上了三国大战的历史舞台。作为书生出道的陆逊,以参谋身份,协助主帅为东吴立下一大战功,时年三十六岁。

蜀汉不如东吴人才济济,同是书生出身的马谡,凭借他的才器过人脱颖而出,也和陆逊一样担任参谋。马谡好论军计,对形势与战略有独特见解,故而诸葛亮常与其秉烛夜谈、爱不释手。此时马谡也才三十出头。

陆逊和马谡初露峥嵘的年龄十分接近,计策都很成功,在主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逊运用道家、兵家之诡道麻痹关羽,示弱使之轻敌,兵不血刃夺下荆州,可谓《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范例。

马谡同样运用攻心之策使孟获心悦诚服,南蛮不复叛汉,同样是杰出的谋略。在战争中,这样的策略注重实效,并不只是纸上谈兵,而需要深思熟虑敌我双方之形势。

孙权和诸葛亮作为决策者,任用军事统帅并非儿戏,他们观察过两位参谋的表现,感觉二人可以胜任统帅之职,才会力排众议、坚持己见。

不看战役中的表现和结果,只看战前的氛围,吴蜀两国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孙权承受压力更大,因为刘备倾举国之兵来征,此系生死存亡之际,紧迫凶险不下于赤壁前夕,孙权是把陆逊当成了第二个周瑜来用。由于是致命一击的防御战,陆逊可以统领的将军几乎囊括江东精英。

而马谡为实现诸葛亮北伐大计,在战略形势最有利的情况下出兵,虽然意义重大,但毕竟是进攻战,不需要倾巢而出,魏延、吴懿就没有放在第一线。

————

历史不可以假设,也不会改变。现在如果讨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似乎没有意义。但研究历史要学会横纵对比,能够启发很多新的思路。

如果陆逊为刘备所败,马谡打败张郃,二人的命运便随之改变,那么后人会如何评价他们呢?不由分说,陆逊一定变成了纸上谈兵的庸才,马谡则成千古名将,诸葛亮慧眼识英雄,孙权反而不善用人。

马谡其实并非书呆子,反而他的错误就是没有死板地依照丞相的思路布阵用兵。他是个思维活跃却固执己见的人,面对王平的规劝,他丝毫听不进去。我们熟知历史,肯定觉得马谡冥顽不灵,但陆逊当年领兵时,也有东吴诸将提出不同意见,被他断然回绝。在具体的战役中,陆逊和马谡都表现出独断专行的极度自信,差别只是对形势的判断和谋略的运用。还有命运。

命为定数,是与生俱来的;运为变数,随着时空的转化而有所不同。虽然说能力与性格能够决定命运,但也不应排除事件的偶然性。电影《罗拉快跑》中,主人公在死前幻想自己能够一切重新再来,一遍遍地改变一些细小的偶然性事件,结果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可见偶然因素对事件结果的影响何其重要,丝毫之差可以导致天地之变。

可惜这只能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现实没有take two,所以陆逊和马谡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陆逊不会成为庸才,马谡也无法成为名将。到最后,他们还只能是他们自己。

看似如出一辙的两次用人,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与不可预测的偶然性,造成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而置身其中的旁观者,却怀着同样的心情,并没有什么差别。

比如吴国的韩当、周泰和蜀国的魏延、吴懿,在看到无尺寸军功的年轻书生挂帅指挥大军时,一定都暗中叫苦,为本国命运深深担心。他们绝非嫉贤妒能,而是真为国运捏一把汗。而最终的结果是,韩当对陆逊心悦诚服,绝口称赞;魏延则怨叹孔明不听良言,忿忿不平。

试想,后世有一位熟读三国的君王,在任用将领时,面对一个计谋过人却未立战功的年轻书生,他是用还是不用呢?他深知诸葛亮错用马谡的历史,也熟读孙权慧眼识陆逊的故事,眼前此人到底是马谡还是陆逊呢?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根本无法得知结论!韩当、魏延当年都大力反对任用书生为将,可是结果却天差地别。可见,陆逊和马谡的相反例证,给后世在用人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由此想到我们刑警的用人艺术。遇到一宗棘手的案件,队长往往会任用经验老道的侦查员主办案件,因为其已经过考验,成功破案的几率较大,可以降低用人失误的危险系数。在关键时刻启用新人为帅是一场大冒险,不是所有警队都有孙权、陆逊这样的黄金运势,若是本来单兵素质很强(如诸葛亮、马谡),却不能合理搭配,时运不济,则可能让罪犯逍遥法外,最后功败垂成。

陆逊的成功仿若韩信,马谡的失败犹如赵括。翻阅史书,作者和读者貌似都很聪明,早就预料到谁成谁败,其实这都是不可预测的。偶然与必然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实在一言难尽。

我们不过是将古今多少事付于笑谈之中罢了,只有置身于当时的人,才会感受到那种由命运带来的可怕力量。


2011-10-10初稿    2018/1/25修改

相关文章

  • 陆逊与马谡的不同命运(三国风云)

    文/小关平 孙权用陆逊,孔明用马谡,都称得上一战成名。可前者成为一代儒将,后者却被当作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如果我们...

  • 中国成语小故事巜独步一时》一一原创

    |文|古白羽 三国刘备是皇叔 争霸天下乃枭雄 岂料败在陆逊手 白帝托孤命归阴 陆逊后辈有名人 陆机陆云陆逊孙 文采...

  • 《三国演义》中的陆逊,你怎么可以这么优秀(5)

    《三国演义》的陆逊,你怎么能这么优秀。 来自专栏书生的读书笔记 说到《三国演义》中的陆逊,想必你一定知道他,不仅仅...

  • 读书打卡

    潘雨馨,11月7日,读书打卡第25次,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352-363页,本章讲述的主要人物是陆逊,陆逊是三国时...

  • 陆逊——猇亭奇功

    一介书生陆逊究竟是如何战胜沙场老手刘备的呢?猇亭之战体现出陆逊怎样的用兵特色?敬请关注三国名将吴国篇陆逊之猇亭奇功...

  • 疑惑?谈谈夷陵之战

    改弦更张 陆逊改名的原因众说风云。小年选了其中两种供大家参考。 第一,陆逊之名死后孙权改的,因为蜀魏当时听到的名号...

  • 读书打卡

    今天我读的是《三国演义》。 关羽被杀,刘备征伐东吴为之报仇,却为陆逊所败,退守白帝城。陆逊乃一介书...

  • 陆逊为何结局悲剧,只因其与孙权存在如此嫌隙

    陆逊(183年-245年)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人物,与周瑜、鲁肃、吕蒙合称东吴“四大都督”。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

  • 【403】陆逊:逊字何解?这6个成语了解一下

    翻翻《三国志》,单独列传的臣子只有两人:诸葛亮、陆逊,虽然都是父子同传,诸葛瞻也比不了陆抗,但传记就只署陆逊一人之...

  • 陆逊为何出不了石头阵(三国风云)

    文/小关平 诸葛亮在鱼腹浦布下石头阵,使火烧连营、追击刘备的陆逊大军迷失方向,受困其中,成为三国奇闻,至今让人惊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逊与马谡的不同命运(三国风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t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