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秋要评论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写成“君子曰:......”。类似这样的写法,这种习惯被后世继承下来,如《史记》每当要评论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说“太史公曰:......”,《资治通鉴》要评论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说“臣光曰:.......”。太史公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自称,《资治通鉴》是作者司马光写给皇帝的,所以他自称“臣光”。可是《春秋》里的“君子曰”的“君子”又是谁呢?
何为君子?实际上,君子是由“君”和“子”两个词合并而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凡有地者——即有地可以世袭者,皆称君。有爵才能有地,所以实际上“君”是指有爵位的人,简单来说也就是贵族。诸侯的上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称“子”。大夫有的有地,有的没地,士没有地,只有禄田,所以称他们为子,实际上是指他们是服务于“君”的人,也就是有官的人。所以“君子”和在一起,也就是天子、诸侯、大夫、士等非贫民的四大阶层。四大阶层背后是爵位和官位。小人和君子相对,自然指的是广大的贫下中农、城里混饭吃的布衣庶民、平头百姓。君子和小人,在最初的时候,是两个实际存在的阶层。君子未必高尚,小人也不一定就无耻,这个和大家印象里的君子、小人有所不同。所以将之称之为初代君子、初代小人。
初代君子因其可以世袭或可以有公家饭吃,其第一大特征是衣食无忧。其次,春秋时的阶层相对稳定,每一个阶层的变动需要大量时间,从平民上升的士,从士上升到大夫,从大夫上升到诸侯是非常困难的。在这里举一个秦的例子来印证一下。
秦据说是舜时代的诸侯,一直做到了商代。到商末的时候,有两个人,一个叫飞廉,一个叫恶来。这是秦人的先祖,由于他们在朝歌顽强抵抗了周的进攻,所以周胜利建国后,就将其免去诸侯爵位,被贬为庶民。秦人一直努力,用了一百多年,才成为大夫的阶层。后来碰上姬宜臼东迁洛邑,由于护送有功,这才被正式封为诸侯。从西周初到东周,前后几百年,秦才回到诸侯的序列。同样是飞廉、恶来的后人,赵国的先祖——所谓秦赵同源,在很早的时候被封在了赵城,成为了大夫,可是从大夫到诸侯,却比秦人晚了四百年,一直到战国初年才成为诸侯。所以阶层的变化是一个非常缓慢、非常缓慢的过程。同样,在阶层上的人,是一个非常固定的状态,你想往上爬不容易,但也不容易掉下去。所以君子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永固的铁饭碗。即使运气再不好,端个上百年是不成问题的。
衣食无忧加上永固的铁饭碗,就形成了君子的第三个特征,即君子之道。所谓三代穿衣,五代吃饭,当人在某个层次上待足够长的时间,他们就会形成一个自己的圈子,而在这个圈子里就会形成他们独特的饮食和服装的习惯,甚至会有独特的行为模式。永固的铁饭碗形成了圈子,衣食无忧为这个特定的圈子增添了内容,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特殊的行为习惯即是君子之道。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中国有君子,在英国有绅士,有绅士的穿着、饮食和行为。他们有着同样的历史背景。
这个和大家印象中的君子之道也不同,我们不妨也将它命名初代君子之道。既然有初代,自然就有二代。初代君子在横行了上千年之后,到了春秋时代,发生了变化。首先动摇的是永固的铁饭碗。春秋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时代,大国要强国,以便吞并小国,小国要强国,以便避免被吞并,所以各国对人才的需求都非常的旺盛,本来动则需要上百年才能晋升的初代小人们,忽然之间就有了一跃龙门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削尖脑袋往君子的队列里站。
可是,这中间有一个难处,就是君子之道。如果新进君子这个圈子的人没有掌握这个圈子的习惯,就会被这个圈子所排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位救世主应时而出,他就是我们常说的至圣先师——孔丘。孔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搞了一套君子养成计划。他把君子小圈子里面的行为习惯整理汇编,组织成课本,以此为蓝本来教授大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子治六经”。经过孔子这套君子养成计划的改造、指导而形成的君子,我们称之为二代君子。孔子之后出现的诸子百家,如墨子、庄子、孟子、荀子、公孙龙子,他们有的既不是诸侯的大夫,也不是诸侯的士,他们够不上初代君子的规格,可是他们都成为“子”,所以,自称“子”是二代君子的标志。
永固的铁饭碗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阶层的变动加剧,对应的衣食无忧也就发生了变化。由于各国之间的兼并,大量本来是初代君子的人,突然之间被兼并了,土地没有了,被分给别人了,本来的初代君子变成了没有地的君子。没有地,没有了衣食无忧,他原来的衣食起居的模式就无法保证,也就是君子之道就不能保证。可是,这些人还是自称君子,不能维持君子之道的初代君子,就变成了堕落君子。于是,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初代君子,堕落君子,二代君子龙蛇混杂,什么是君子也就产生了分歧。孔子一生不停的使用他君子养成的经验来讲解什么是君子,他其实是把原来初代君子生活习惯、行为模式里面的一部分抽象出来,把其中最好的一部分抽象出来,形成了他的二代君子之道。二代君子之道所表述的是君子中的君子,即使孔子自己也未必能够做到,是他崇尚、虚构的美好的人格而已,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君子之道。
孔子并没有起早自己的著作来阐述他的孔版君子之道,但是他的只言片语被他的门人、后辈记录下来,形成了一本书,即《论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论语》中不是所有的君子都是孔子所崇尚、所虚构出来的完美的君子,很多地方的君子就是指的是初代君子或者是二代君子。
举个例子,《论语.里仁》中有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般解释为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进一步延伸成看重利益的就是小人,看重道义的才是君子,再往下延伸就是谈钱的是小人,不谈钱的是君子。我们拿初代君子和初代小人来理解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喻”有告诫、告诉的意思,那么这句话解释就是君子要对他讲义,小人要对他讲利。为什么呢?因为君子衣食无忧,所以他不差钱,和他讲利他不会感兴趣,但和他讲天下大事,他有可能就会感兴趣。比如,现在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你见到马云,找他投资,你说你的项目好,今年能挣五十万,明年能挣一百万,马云估计不会理你,但你说我们项目好,三五年可以引领行业,改变行业规则,那么马云也许会感兴趣;那么,你把三五年改变行业规则的这套和街边的小老板说,他也许会觉得你太会吹牛皮了。所以这句话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翻版,因为是孔子说的,所以后世人想尽办法把他解释成更像孔子所说的君子。
《论语· 雍也第六》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现在的解释为,宁可要做君子一样的儒者,不做小人一样的儒者,后世人附会君子儒是儒者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儒”本意是柔,是术士的称呼,在古代术士是有术之士,是有特殊技能的人。“儒者”有什么特殊技能?用孔子做参考,孔子是夏商周三代礼仪专家,最熟悉的是如何殡葬,如何礼仪。放在今天,“儒”就是殡葬专家。所以,这句话解释为,你要做君子的殡葬专家,不要做小人的殡葬专家。为什么呢?因为君子不差钱。做君子的殡葬专家有人买单,做小人的殡葬专家钱给的不多,这是孔子的生意经,实际上子夏后来也是靠这套为生。
我们不怀疑孔子对君子的追求,他所追求的是君子的神韵,是君子中的君子,所以他不停的检讨自己,自省自己能够达到他所幻想出来,他所虚构出来完美的君子的人格。但是,对世人来说,就不像孔子这样想。普通人关注的是君子背后的东西,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爵位和官位。战国、秦汉以下,初代君子大批的消亡,一方面是因为战国兼并,诸侯越来越少,而诸侯为了集权于国君,分封也变少了。秦始皇上台之后,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所有的分封都被消灭了。虽然到了汉代,又起了一部分分封,可是对于春秋上千年的这些初代君子来说,汉代的初代君子已是不值一提了。而汉代以下,索性初代君子就不在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了。对应的,二代君子开始兴起,尤其是儒家成为社会主流,而孔子所提倡的二代君子之道也就成了社会向往的目标。
二代君子之道源自于初代君子之道,而初代君子之道是基于初代君子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衣食无忧,永固的铁饭碗。这两点对于秦汉之后的人来说,是很难能够拥有的,所以他们要做到二代君子之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儒家成为主流之后,君子就成为社会的道德标杆,于是此后的中国人就陷入了分裂,一方面,要像初代小人那样要为一日三餐日夜奔劳,另一方面,在人前人后像初代君子那样展示出君子之风。表里不一就成了我们重要的特点,而面子就成了我们生活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来说,因为每个人都有君子和小人的两面,当打击对手的时候,就要揭露对手的小人面,展示自己的君子面,把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这就是中国历代君子小人之争的由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这二代君子之道很难做到,但的确有人做到,可是二代君子之道基于衣食无忧,自然也就不会讲如何做到衣食无忧,用现在的话说是谈钱多俗啊,这些人往往都是要不是安贫乐道,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要不然就是迂腐死板,不能融入社会主流。
君子到底高尚吗?初代君子未必,后世如果能做到,则是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应该能看到的是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除了像君子一样的圣人,还有像小人这样的罪人,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既有君子面又有小人面的凡人,这才是我们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