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吃吃喝喝之外,必要的就是逛逛书店,这时候人不多,不挤。挑一两本书回家读,就像吃完肉了喝点清淡的解腻,很舒服。于是就看到了马伯庸写的这本新书,其中包括了六件奇案:《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这名儿起的挺有意思,主题突出而又诙谐幽默,让人一看就明了大致的内容。
这本书据马伯庸自己说,是跟人聊天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明朝的民间案件,然后起了兴趣,搜集资料,发现了一片天地。简单地说就是作者自己搜集整合了许多的史料和档案文献资料,做了一个生动有趣而又简易明白的综述呈现给大家看。这个过程很费时又费劲,但是也有时候让人乐在其中。那么经过整理的综述加以文学化的描述就成了这本有趣的书。
在书中我发现了一些很特别的点,下面就来说一说。
一、同乡好办事。
在书中,一个地方出现了案件,出现了纠纷,在利益的驱使下分成了两拨人马,几方势力。在彼此的协调和争论中,都会抬出本县本乡的显赫人士,在朝中的高官或是隐退但是仍然享有很大声望的人。将事件给同乡一告知,马上就行动给予支援和帮助。有的时候问题的解决结果倾向于哪方,很大程度上是这边的同乡“实力”更雄厚。
二、乡贤和读书人是先锋队。
发生了问题和纠纷,对形式做出判断的,和进行下一步行动的往往是本县或本乡的乡贤与读书人。在明朝,“皇权不下县”。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中央集权的高潮时期,但是皇权也是在县以上发生实际效力的,在县以下的管理就依赖于乡贤。所以很大程度上百姓的很多利益的决定都是由他们做出的,发生利益纠葛时百姓的利益也是由他们所争取的。一方面当然可以看到他们为民请命,用强硬的态度不断上访,写书文上表。另一方面当事情有了上头的旨意需要收场时,又跟其他人进行所谓的协调妥协,让出很多应得的利益保持所谓平衡。事情的很多原委和解决思路对于核心利益的主体_百姓来说都是没有认知的,因为物质环境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就不能有到位的理解与间接。因此决定权就到了“先锋队”的手里。
三、知县是和事佬
一个县的知县是很累人的,因为本身由于明朝制度的要求,本地人一般情况是不任当地的知县。因此他在本县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他既要落实上级的命令和政策,又要顾及本地豪右大族,还要照顾到百姓的利益。可以说是要八面玲珑,哪边都不能得罪。因此在这些事件中,知县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协调作用,纠纷案件的解决都离不开知县的想法和举措。
四、均衡为贵
但凡是难以判断和解决的纠纷事件,大明上层机构的指示就是“均衡”。简单了说就是做到所谓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事情有的时候对错难以区分,但是如果难解决但分对错的事件,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如此解决,很多时候都未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层面,只是寻求一个了结。
五、出现纠纷难题的最先想法
这些案件不能说有多么大的代表性,但是透过这些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出现了难解决的烂摊子,触及到一些官员的利益,先不论多错,能拖就拖, 拖到地老天荒。遇到十分执著的人, 那就是不解决问题先解决人,把你先“解决”了事情不就没有了。这种东西高下立判自有定论,因为主题是人, 因此也涉及到人性的一些东西,这当然是长久形成的,并非个例,也会有长久的影响。
当然这本书里不止这么些东西,内容很丰富也很经常,还是要自己去读一读,才更有感觉。
透过这六个案件,明朝政府官员的态度和举措,以及明朝百姓的反应和想法,借用黄仁宇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的故事到这里也就做悲剧性的结束了”。以史为鉴,我们对于当下又有怎样的考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