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第11节。前两节讲了安全、温饱,这一节讲有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是最好的君王,把君王该做的做到最好;最好的臣子做最好的臣子之事。在家里,父像父,子是子,各司其职,各自做好各自之事。
这像不像柏拉图提出来的理想国。但孔老夫子的理想国关注的仅仅是上下有序,最终目标是天下归仁。如果君臣父子各自都不在状态,社会会变成怎么样?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假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很多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真的只是吃不到粮食吗?应该是前面好不容易收获的稳定和温饱都将失去。更谈何天下归仁。
好了,经过上位者们的努力,全社会的民众安定且温饱,全社会上下有序。就像一个人:安全有了保障,又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身体强壮健康,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健康运作。
这一切都OK了吗?还没有,人会生病,社会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怎么办?我们且继续往下学。
是的,这里跳开了《论语》颜渊的第十节: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这一节有人说是错简,本应该在后面《论语.季氏》里的。
如果这一节非要放这里,应该理解为让民众有忠君的思想。个人以为这民众忠君在这里与整篇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并不相符。对民众的要求只有复礼,没有更多。
所以我认为是后世统治阶层特意把这一节提上来放在这里,这样的可能性比错简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