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学习小结
本周重点学习了《乡党篇》第七章的前四节。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感悟与启示】
朱子《论语集注》开篇引杨氏的话说:“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记之。”尹氏曰:“甚矣!孔门诸子之嗜学也,于圣人之容色言动,无不谨书而备录之,以贻后世。今读其书,即其事,宛然如圣人之在目也。虽然,圣人岂拘拘而为之者哉?盖盛德之至,动容周旋,自中乎礼耳,学者欲潜心于圣人,宜于此求爲。”
这一章中有很多细节的描述。夫子的每个生活细节,都被弟子们观察的很详细,记录的很细心,非常生动,更像是一幅幅写真画面,或者影视剧本一样,展示了夫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让我们更容易去亲近,去感受他自身的圣人气象。这些细碎的礼仪其实很落地,既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又体现了对礼的虔诚。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去仔细学习,认真体贴老夫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仁和礼。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人们在祭祀前应该洁身,摈除杂念,让己的精神安静下来。这表达的是一个人祭祀前的斋戒。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待祭祀的态度。孔子说过,祭祀“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祭祀祖先并不是因为畏惧我们的祖先,是为了感谢有功于后人的先人,教育活着的子孙。畏惧这些神灵而去祭祀它,这是一种谄媚。孔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一种从心所欲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禁锢。在他心中,永远有个“礼”的存在。
“明衣”的“明”,一个非常明确的意义,就是洁净,让自己的心洁净起来。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的精神处于一种不干净不洁净的状态下,那这个人的斋戒就是别有用心。《礼记》里面专门讲春天的祭祀和秋天的祭祀。为什么人要春天和秋天祭祀?因为春天祭祀的时候,人的心情是非常喜悦的,仿佛以前的祖先能够重生。春天来了,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去祭祀,就是激发人内在的一种真诚的情感,真诚不掺假的情感。秋天有凄凉的感觉,哀伤的情感,实际上也是人的那种干净,那种真诚的情感的另外一种表达。所以秋天的祭祀往往就怀着一种凄伤的感觉,因为先人走了,这是人们的真实情感。
接下来这一连串的“不食”,有人认为是专门讲祭祀过程中的礼仪,实际上,更,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礼仪,或者说是注意事项。《礼记》中讲“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礼最初就是从饮食来的。还有一句话叫“黄帝造火食”,火食就是说吃熟食。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为什么饮食能够代表礼之初?第一,如果不是火食,还是茹毛饮血,它不仅不健康,不能够养生,更谈不上礼的问题;第二就是弱肉强食。没有分配的话,你强就意味着你可以吃到比别人更多的食物。但是如果有了饮食方面的分配,即使比较弱的群体,也有机会分得到食物,就有机会活下去。分配的过程中,一些礼仪的规定就逐渐产生了;第三,孩子被养育成人,能够获取更多的食物,孩子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会把获取的食物让给父母吃,这就是仁爱。所以,在饮食之中,仁、礼、养生就都慢慢地产生了。前面这几个“不食”确实都跟养生有关,即使是现代文明条件下,仍要注意这些事项,该不吃的就不吃。
《朱子语类》说,“解说则甚易。须是以心体之,真自见个气象始得。”“乡党一篇,自‘天命之谓性’至‘道不可须臾离也’,皆在里面。许多道理,皆自圣人身上迸出来。”“终了乡党篇,更须从头温一过。”据说前人作孔子像,必要读此《乡党》篇数遍、数十遍,可见,他们懂得正是透过这些日常琐碎小事,方能见得圣人真气象、真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