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我称二斤。”我满意地吐出一颗冬枣核,对老奶奶说道。
“好好好!”老奶奶眉开眼笑,撑开一只方便袋等我挑拣。
“你给我装吧。”
“啊,好好好!我给你装,我给你装。”
“生意难做呢,这么好的枣,有的人不知挑什么,从上翻到下。挑冬枣也就罢了,我卖草莓时,那些人也挑,草莓也不能翻,一翻就破了。”老奶奶可能很少遇到我这么不难玩的主,开始诉起苦来。
有啥好挑的呢?你挑剩的我接着挑,我挑剩的他再接着挑,再说,挑挑挑,不嫌累得慌吗?所以依个人愚见,只要不是坏的,尽管往方便袋里倒就是了。
-
“老奶奶少秤呢。我那天买过她的枣了,回家一校秤,一斤少了将近一两呢。”一路过的熟人见我在买老奶奶的枣,捣了捣我的胳膊肘,附耳悄声说道。
“这么好的枣少点秤也无妨,挺大年纪了,怪可怜的。”
我向来觉得:谁要是有办法,会去做这起早带晚、日晒雨淋的小贩呢。所以虽然我第一次认识她时,她躺地上装死,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同情。
“没啥好可怜的,她是我的邻居,她有今天全都是她自己作的。”
“姑娘,你看下秤,二斤,四十元。”
“哦,我不看,老奶奶,给你钱。”我掏出四十元递给了老奶奶。因为老奶奶没有二维码,我注意到她放在电子秤旁边的是一款老年机。然后扯着熟人的一只胳膊离开了老奶奶的小摊。
“姑娘,下次再来!”
“好的,老奶奶,我会经常来照顾你的生意的。”我回过头来冲老奶奶莞尔一笑。
-
“你刚才想讲什么,你现在可以讲了。”
不能当人面讲人坏话不是?
“哦,她呀,把她儿媳逼走了,她儿媳挺老实的一个人,她硬是看人家不顺眼,经常跳着脚骂儿媳,还挑拨儿子打儿媳。”
“也就是个一般家庭,能有个儿媳就不错了,不惜福,非要欺负儿媳。”
“最后儿媳受不了了,离婚了,留下一个小男孩。”
“一开始她还沾沾自喜,心想儿媳终于被她赶走了,天下的女人多呢,再找个儿媳就是了。没承想,她这恶婆婆的名声在外,没有人愿意替她儿子做媒了。”
“找不到老婆,她儿子也恨毒了她,后来还好,儿子自己找了一个寡妇。但寡妇听多了关于老奶奶的传说,死活不肯进他家的门。儿子也不勉强,因为他也怕他的老娘再把寡妇给逼走,那样,他就得打一辈子光棍啦。因此,他领着寡妇在外租房住。”
“要说这老奶奶的儿子,也是个没啥用的怂货,一年到头上个死班也拿不到多少钱还好赌,因此他也没钱养儿子了。眼不见心不烦,他干脆也不回家,也不给儿子生活费,说白了,就是把儿子推给老奶奶养啦。”
“儿媳后来再嫁了,过得也不太宽裕。有时偷偷地来看看孩子,也就是领着小孩到小饭店去打个牙祭,有时给小孩买两件衣服,也有时给小孩点零花钱。”
“饶是这样,只要被她看见了前儿媳,她还是跟人家脸不脸、嘴不嘴的。你说这老奶奶有说头吗?”
-
原来老奶奶做小贩的原因这么曲折。
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老奶奶的生意还是要照顾的。因为熟人还对我说,老奶奶的小孙子已经上初二了。
老奶奶有错,小孙子可没有错呀,反正是买水果,跟谁买不是买呢?权当是帮可怜的孩子一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