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区分一下本体与角色,最近大热的《庆余年》男主范闲是由张若昀饰演的。用本体和角色的概念区分就是张若昀是本体,范闲是角色。张若昀和范闲是一个人吗?显然,他们不是一个人。作为一名演员他可以饰演很多角色,但是本体就只有一个。
那换到我们普通人的身上了?其实,我们也有很多角色,我们可以是儿子,可以是父亲,可以是员工,也可以是老板,生活中,工作中都有各种不同的角色。也可以说正是这些角色才够成了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往往又分不清本体与角色。
本体与角色的概念是我在《七步签单》一书中看见的,这是一本讲销售的工具书。因为自己也是销售所以对这个概念很认同。拒绝相信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那样会让人觉得很尴尬,很丢脸。相信也是每个销售入门时最担心的事情。所以,选择逃避是个好办法。不愿意给潜在客户打电话,更不愿意去拜访客户,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销售,从而放弃。这个概念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之前也是那样,不愿意打电话拜访客户,宁愿浪费一上午的时间整理客户资料也不愿意打一通电话,偶而打打电话经常是紧张的满头大汗。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但是就是不愿面对客户。这对一名销售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读到这本书时,特别是本体与角色这部分时,特别有感触。原来我和销售这个角色是可以分开的,在我不愿意打电话的时候,我就在纸的一边写上本体,另一边写上角色。告诉自己我现在的角色是销售员,我的职责就是销售我的产品,与本体无关。之后无论得到的是拒绝还是认同都是工作的一部分,丝毫对我的本体没有影响。这样打电话的抗拒心理就会大大的减少。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所有角色都剥离,闭上眼睛想想。当这一切角色都没有了,就是一个本体。还剩下什么,只有生命。好好活着就是本体的使命,抛开各种角色后,任何人都是好人,不为任何利益,不用维系任何关系。我就是我,纯洁如初,不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干扰,一切都是美好的,渡过好每一分每一秒,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本体,即使你身上的角色越来越多,时间渐渐地被各种角色挤满,但是,还是要在一个人的时候回到本体的状态,区分各种角色的转换。做好儿女、做好丈夫妻子,做好职业人,各司其职。
在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中,往往就是需要这样的观念来移动固化的思维。本体与角色这组概念也就是这样一组思维工具,固有的思维往往都是需要思维工具,也就是一个个概念来撬动的,大道理人人都明白,却从来没有撬动过我们的思维,固有思维就像一块巨石,那些大道理同样也是一块大石头,两块大石头碰撞可能是谁也没有撼动谁,只有通过一些思维工具,一些概念利用杠杆原理才能撬动我们的固有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