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庄子《在宥》

我读庄子《在宥》

作者: 雷子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5-08 14:29 被阅读0次

《庄子 在宥》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

在,见自性也。宥,无拘无束于世间。

不求乐,不受苦,处于恬、愉之间。

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

《庄子 在宥》

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

万物云云,各复其根——于相离相,回归自性。

各复其根而不知。若彼知之,乃是离之。——不执于法。

鸿蒙厉害啊,赋能华为[呲牙]

华为:中华无为,而无不为也。

《庄子 在宥》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

心执于相,成了世事的奴隶。不执于相,就能做世事的主人。

庄子这两句,似乎很拗口,但却是妙言妙语。

《庄子 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

————

圣人对外界的应对,就如形体对影子、声音对回响一样。这是由本心作出的随缘应对。因为出自本心,所以有三个特点:第一,必然性,缘来则应。第二,快速性,直觉作出,不用反复掂量。第三,真诚性,尽力、尽心,不虚假,不保留。

《庄子 在宥》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

————

守我本心,不折腾,不攀缘。做事不落窠臼,因势而变。带领你心中的众生一起傲游大道,没有地点和时间限制。

《庄子 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有。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

————

从外表上看,圣人与凡人无别。正因为平等无别,所以能忘记自己。连自己都忘了,还会执着于万物吗?

以“有”的观念看待万物的称为君子,以“无”的观念看待万物的,是天地的朋友,与天地一体。

——————

以上三段合在一起就如《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庄子 在宥》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

无为是天道,有为是人道。无为,无牵无挂。有为,有牵有累。

相关文章

  • 《庄子·在宥》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

  • 庄子——在宥(1)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 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

  • 庄子——在宥(2)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 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

  • 水润读书笔札丨庄子 外篇 在宥(四)

    《庄子·在宥》篇,是庄子外篇的第四篇。在宥,意为:任物自在,任由自得。主旨提出任由天下自然发展,无为而治。任由人的...

  • 《庄子》外篇  在宥 :顺其自然

    2021.12.13周一晴D347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490 《庄子》外篇 在宥 《在宥》以开篇二字...

  • 道家庄子《在宥》与茶道养生

    我们先看一下对于这篇文章的前人的看法,《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郭象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

  • 《庄子》心解(在宥)上篇

    顺应天下万物有其各自的天性,才是对待万物的根本之道,但总有人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手段来治理天下。之所以让民众自由...

  • 童年往事(庄子《在宥》读后)

    一天最有滋味的时候,是手捧热茶,在阳台上享受阳光的时候。一定要先感受一下阳光亲肤的感觉,默默享受它的温暖、光明,然...

  • 《庄子》外篇  在宥:何谓道?

    2021.12.17周五晴D351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494 《庄子》外篇 在宥 五 【原文】 世俗...

  • 庄子.在宥读后感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反对人为,提倡自然,从人的本性上说明人喜欢自然而厌恶干涉,从而来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 断绝圣人,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庄子《在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i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