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好书评』2
书名:《学会提问》
作者:尼尔·布朗[美]
斯图尔特·基利[美]
译者:吴礼敬
书评章节:第二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如果批判性思维真的那么好,为什么我们在周围的邻居、朋友的谈话里不太容易见到它呢?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是,除非有人教给你正确的方法,否则,你也不能学会批判性思维。但是,即便你已经学会批判性思维,并且计划用它来塑造出一个更有思想的自己,接下来,在顺利使用你已掌握的批判性思维的道路上,你还会碰到许多障碍,这就好像你在路上遇到的减速带。
一、思考过快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两个概念,分别是快思考−系统1思维,慢思考−系统2思维。
所谓慢思考,就是使用我们的大脑来吸收和理性评估别人说过的话。就是在你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
“系统1思考”只是根据手边既有的一点信息,不作任何深刻、全面地思考就仓促做出决断。如果不对我们所做的事情进行慢速、有条理的思考,那么我们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但是,我们无须绝望?“系统2思维”有能力否决“系统1思维”所做的决定。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训练“系统2思维”不要依赖“系统1思维”来做决定。
我们要培养的习惯,就是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想?
二、刻板印象
我们在接触任何主题之前,都带有一定的信念或思考习惯。刻板印象会取代“慢思考”。
举三个小例子:
脸上长毛的男人都很睿智。
胖子活得都很快乐。
年轻人办事比较草率。
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刻板印象,我们就会失去强势批判思维所需的开放、包容的精神,从而便难以用开放的态度去接触这些人和他们的思想。
刻板印象很少会不出错,它也很少能保证公平。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对人,对事,先入为主会让我们对一些人产生一些误会,结果很可能会让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
三、这些思维会背叛我们
1.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都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联系起来。
比如说,有位名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并且特别乐善好施。然后,我们在听到她因为染上毒瘾而要到戒毒所接受强制治疗时,就会感到特别震惊。我们过高估计了这位名人的高尚品性。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我们想象这位名人在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很高尚,甚至连她的思维方式都包括在内。
2.信念固着
我们总是带着各种观点“上路”。如果我们承认自己之前的判断有缺陷的话,心里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这种对个人信念过分忠诚正是“确认性偏见”的一个重要根源。所谓“确认性偏见”,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
信念固着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自身能力过分自信。这句话,真的是很打脸。我个人认为,空杯心态,谦逊还是要有。过分自信导致的结果就是犹如井底之蛙般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这,千万要不得。这段话,送给自己,谨以自省。
3.可得性启发
是指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
可得性启发和另一个有害的思维习惯紧密相连,那就是近因效应。
我们通往批判性思维的道路上,“减速带”会不时出现;它们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忽视它们,到只要我们不缺乏好奇心,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批判性思维的各项原则,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地跨越这些障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