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首发原创)城里的堂姐慧珍好几次叫玲子一起卖菜,她告诉玲子脸皮厚点,挣钱肯定比那些打杂的活挣得多。玲子脸皮薄,怕人多的地方拉不开脸面,一直在犹豫。阿华上了幼儿园,用钱的地方多了起来。于是,玲子还是决定试一试,她在市场上租个小摊位卖菜。
第一次站在摊子前面吆喝,对于玲子来说真的是非常困难。一张嘴一个字也喊不出来。置身于来来往往的人群,玲子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蹦出了几个字:“新鲜的黄瓜,便——宜——了”,玲子左右看了看,发现并没有人注意到她,于是胆子也大了起来,从那天开始,玲子的吆喝声一声比一声大起来,底气也足了。
玲子勤快嘴又甜,和左右相邻的摊主们关系搞得都挺不错。卖的菜价格公道,从不短斤少。因此,一些回头客常来照顾她的生意。起早贪黑的,每天从两三毛钱里挣的利润,虽然不高,但是算起来总是比上班打零工的强。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上走着,很多时候,相遇是一种让人倍感亲切的幸事,那往往属于年轻人。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相遇而不相识却是一种更适从的选择。
此时此刻,玲子做不到视而不见。因为眼前站着的向阳,是专门来找她的,这并非不期而遇,是她躲也躲不掉。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文质彬彬,憨厚的小伙子已经改变了模样。人到中年,略显发福的身形,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白的真刺眼。玲子的眼睛一直盯着向阳的衬衫看,也不知道该如何化解眼前这无所适从的尴尬。
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偎依在向阳身边,拉着向阳的胳膊来回地晃着。小女孩的眉宇间和李向阳生的一模一样。
“萱萱,快叫干妈!”。向阳对着女儿说着。
“干妈好!”小女孩奶音未落,甜甜的向玲子微笑着,露出两朵深深的小酒窝。
向阳笑着看着玲子,玲子竟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们会再次见面,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交汇。
“我最近休假,带孩子从西安回来看看爷爷奶奶。听村里的英子说,知道你在这边,就过来看看,好着呢吧!”向阳的话把玲子从记忆的往事中拉了回来。
“挺好的,这是你家闺女,长得可真心疼!”玲子揶揄地把话题转向了孩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临走时候,玲子给孩子买了一大袋水果,硬塞到了向阳手里。玲子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告别的,但是玲子只记得向阳那身洁白的衬衫。低头看看自己的这一身做旧的衣服,一双略显粗糙的双手,玲子酸楚地笑了,她心想:“人和人的缘分就是天注定的,各有各的命吧”。
后来,向阳曾经来探望过玲子,但是玲子老远就躲掉了。为什么要躲,玲子也说不清楚。不是心中有什么过不去的,只是玲子知道,有些路走过了,就是走过了。何必再牵绊,只能继续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