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拟行路难》

作者: 云间月皎皎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23:59 被阅读0次

《平山冷燕》第一回:“元白风流不一而足,鲍庾俊逸屈指有人。”

清·方履籛《书刘芙初编修序》:“应刘摧於邺东,鲍庾渺於江左。”

这里的“鲍庾”之说,是南朝宋鲍照和北周庾信的并称。一直对魏晋南北朝的诗歌颇有兴趣,看到这二人评价颇高,遂有找几首他们的诗作读一读的念头。

发现鲍照虽然有才,但纠结于怀才不遇的“茧”中无法自拔,缺了一点洒脱和超逸,慢慢品味他的作品,看能不能纠正这一看法。

《拟行路难十八首》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

泻:倾泻。

东西南北:以水流方向不一喻指人生贵贱不齐。

举杯断绝歌路难:《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形容欲言又止。踟蹰:徘徊的样子。

【赏析】

这是鲍照一首抒发人生苦闷的诗歌,整首诗以水流泻于地面而起兴,水流“各自东西南北流”,预示着人生总是会经历着不同的际遇。“泻水置地”是魏晋时期清谈中出现过的,鲍照不仅能引用,而且还使其更加富于生活气息,规避开理学枯燥无味的感觉,可见他的创造力和文字能力都是非同一般的。

鲍照看似自圆其说,又好似是反问上天的诗句,让人读后无言。到底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人间的世事不公?期间的纠葛,真是说不清,道不明。既然如此,不如沉醉不醒,反倒可以解千愁。可是醉了就真的一了百了吗?鲍照却不能真正的沉醉酒中,因为他不愿意像木石一样没有思想,可是那巨大的踌躇却是无法轻易就说出口的,所以,他只能忍耐着将一切苦楚吞咽肚里。

鲍照绝对是南朝的异类,在那个温润的王朝中,他总是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说一些本不该他说的话,写一些本不该他写的诗文。所以,他脚下的路要比别人的难走,他在兜兜转转之中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合适定位。在他的字里行间,永远透露出一股不甘人后,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鲍照苦于拥有一腔热情和才学,却无法施展,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寄情于诗文,只有文字,才会不分贵贱。诗人用他所拥有的无坚不摧的悲悯和包容情怀,写下了一首首的诗歌,一篇篇的文章,咏叹着人生的苦闷,吟唱着世事的无情和冷酷。

相关文章

  • 拟行路难

    那繁花织锦,咫尺天涯几萧萧。 这高楼望尽,醉笔关情何寥寥? 又是新书时,鱼传尺素鸿雁老。 如今江南柳新芽,灯下繁花...

  • 拟行路难

    江水向东流,吾命茫然似无愁 曾言苦乐难,欲以流云以自宽 随见春风长,将以自心比穹苍 吾志不为千古泪,宁寻秋笛一夕欢

  • 拟行路难

  •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

  • 拟行路难

    胸中意难平,气吞三千有遗恨! 独自凭栏处, 天狼如火,焚恶竹! 孤贤长叹行路难,行路难。 人生无常似落花, 随泪飘...

  • 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 朝珮霜钩辞家去,少年仇起意气间。 兰帐春酒堪相送,龙驹踯蹰泣银鞍。 雁山月照关河冷,夜随细柳望长安。...

  • 拟行路难

    大道十字路,上左下右人无数。 各自有归途,百八十年一抔土。 举杯歌昨日,去日随风不可收。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拟行路难

    记忆中的《行路难》好像是李白的专利,“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人生不论好坏...

  • 再拟行路难

    落花寻香丘,分道春秋冬夏愁。 相思各有情,奈何行路匆匆不复留? 掩泣难诉命,一笑泯断行路难。 落红无情岂不知?哽喉...

  • 《拟行路难》赏析

    @闵楠 拟行路难·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拟行路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mp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