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给两个娃讲故事,题目是《瑞奇的吻》,这个故事讲得是非同寻常,逗得两个娃哈哈大笑,我自己,还有女儿,也笑得前仰后合,眼泪直流。
你一定会想,这是个什么故事这么有趣?浅唱低吟是不是应该把这么有趣的故事内容公之于众?
还真不是故事的事,故事很普通,讲的是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的马生病了,折耳兔瑞奇用自己的三个吻治好马的病。关键是,讲故事的人——我,全程是用方言讲的。
平时,孩子们都说普通话,我们跟孩子说话时,也用普通话,方言,顶多一不留神的时候迸出那么一两个词汇。像这样一个故事都用方言来讲,真的是第一次。
孩子们觉得新奇好玩,所以笑得很开心,故事内容应该也没怎么听懂。女儿打牙牙学语开始,说的也是普通话,她也从没有听我说过这么长一段方言,所以也笑得不行。
特别是那个“吻”,我用方言差点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说得很怪,把自己都逗乐了。接着我又跟孩子们解释“吻”就是“qiong(第一声)”,“qiong”就是“亲”,“亲”是什么,“亲”就是——我捧起娃的脸,在他的脸颊上“叭叭叭”连亲三口。我这辛苦解释的过程用的也全部是方言,女儿捂着肚子,擦着眼泪,笑个不停。我也是,一边讲一边笑一边擦眼泪。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也算这个地区传统的文化,但是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如果使用方言,还是会存在表达的不便,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现在的孩子,如果一口方言,甚至会让人觉得很土,难以接受。
那么方言,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孩子们到底该不该学习方言呢?大家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