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翻转式学习》

读书笔记《翻转式学习》

作者: lydia金莹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20:51 被阅读0次

    2019年第24本《翻转式学习》,拉塞尔·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

    绪论 何为教育

    对于古希腊哲学家而言,教育是一个唤起每个人全部内在潜能的终身过程。

    问题:潜能是什么?

    对于美国开国元老而言,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去“追求幸福”这一观念是建立这个国家的核心依据。对他们而言,这种权利,指的是,发现、追求、实现自身存在的理由的权利,这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

    对美国人而言,教育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开发我们每个人所能做出的有意义的努力的过程。

    思考:教育是一个过程吗?这个定义则强调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童年时期,他是一生的事业。有意义的努力又指什么呢?作者解释说,所有人在一生中为 发现自己 而做努力。

    作者分析了工业化社会的标准在这个时期,教育的目标是要人们能够适应机器能够服务于工业社会,创造出人类需要的产品,因此当时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获得某些技能,能够在社会中劳动来创造社会价值。

    丹尼尔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发展自身,能够为他们身为其中一份子的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考:后边一句还是创造社会价值。第一句是作者强调的内容,它是向内的,是一种自我价值。

    丹尼尔:教育的内在功能是使其对象能够从不具工具性价值的活动中获取满足感。

    第一部分:当今的教育体制败在何处

    第一章 教与学

    教育是一种令人钦佩的事情,然而需要时刻铭记在心的是: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

    ——奥斯卡·王尔德

    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

    解释者学到的东西最多。这是因为他们首先得费劲地弄明白所需解释的内容,然后才能做出解释。

    解释者需做出极大的努力进入别人的内心。

    学校应该让人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去别人想让他们去的地方。

    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智慧传授给(尤其是给)那些自愿倾听者。

    思考:非常赞同这句话,自愿倾听者这个词也比较合适,我们能够影响到的人是那些想要被影响的人。

    那么如何激发学习的动力呢?如何让这些人成为自愿学习的人呢?

    作者提到了一种观点:动力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从外部灌输而来的。在这其中作者用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找些办法是炒出来的菠菜,让孩子们看起来觉得好像非常香甜,你诱使他们相信自己喜欢吃菠菜。

    其实在学校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的,有些孩子会说,因为这个老师讲的好,我才喜欢这门课,换一个老师就不喜欢了。这正是外部灌输的结果。

    但这种外部力量不能持续,甚至是失败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内在动力。

    那么内在动力又来自何方呢?作者说,事实上我们当前的知识状况还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有人会追溯到基因,有人说是父母家庭的影响,有人说是同龄人,有人说是榜样的力量,有人说是偶然的生活经历,有人说是超自然的灵感。

    思考:是呀,这种内在动力因人而异。那我们外人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阅读是个方法。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也许,读着读着,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动力。

    作者拉塞尔说,大部分教师——无论他们接受了怎样的训练——都不能指望自己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可以跟学生随意从自己选择的来源那儿获得的东西相媲美。

    思考:记起来自己以前在课堂上的经历,有时候只记得自己当时的思考的内容,却不记得老师的分析和答案。所以说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所学,要比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一整节有用的多。

    第二章 课堂环境

    引:在教育领域有个路人皆知的道理,即无论采用笔试的形式还是其他手段,都无法遇见衡量一个人在一份既定事业中是否会成功。

    现实包含多种相互作用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凌乱的一团”,现实中很少存在一个孤立的问题,因此问题对于现实,犹如原子对于桌子。我们体验的是桌子,而不是原子。

    恰如其分地提出正确的问题,通常要比在正确提出问题之后找到解决答案困难的多。

    解决问题的方法

    消解法:不采取措施,让问题自行解决或自动消退。

    消除法:回到原来的状态。基于定性判断和常识基础之上对待问题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

    解决法:使用科学方法、技巧和工具,找到最佳方案和最贴近的方法解决问题。

    取消法:重新设计拥有该问题的实体或体系,或重新设计环境。

    思考:本章告诉我们,课堂环境及其测验,其实跟现实环境区别很大。现实远比课堂环境复杂的多。很多时候,课堂测验要把问题简单化,这也意味着课堂和现实脱离很大。课堂的测验永远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

    第三章:科目和学科

    人文学关注的是找到看似相近的事物之间的差异。人文学家倾向于通过解析问题而依经验、定性地解决问题。

    科学关注的是找到看似不同十五之间的相似性。科学家倾向于依实验、定量地解决问题。

    在作者看来,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要解决一个问题,可能要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

    第四章 新世界

    引:在工业时代,工业文明把机械化的世界观作为其指导模式,也用这种方式来培养人们,这种公共教育主要是想要把人培养成机器的附属品,要求学生要按照指令来完成相关工作,而不能有自由的精神。

    同样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教师的培训也是浅尝辄止的,要求教师们领会并传播当前公认的主流价值观和知识,而不会对此提出挑战或增添新内容。

    正如乔纳森·柯扎尔所言,美国公立学校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功能不是教育出好人,而是统治者管理,在教育学院模棱两可的欺人之谈中我们使用诸如社会化功能这类高雅的词语,其功能是12年的强制性自我非人化、自我衰弱、血性丧失。

    工业文明内部包含文化间永恒冲突的种子,这种冲突是由控制机制的张力引起的,工业文明必须使用控制机制,以使人适应工业机器的需求。

    思考:这里边主要讲了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分析思维,还有一种是,综合思维。现在主流的是分析思维,由最小的单位开始,然后再慢慢组合成大的单位,比如说学习语言吧,大部分会从字开始然后再到词句篇章。

    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在学习母语的时候,通常可能是先理解了一句话的意思,先能够表达出完整的意思,然后才知道一个词怎么写,一个字怎么写。其实也不能说这两种思维方式谁优谁劣,这样看问题是什么样子的。

    第5章反民主式教育

    本章的开始,作者在讨论个体权利,确实如此,这些权力的来源到底来源于哪里,可能关键要取决于你相信什么,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你会认为这些权力来自于上帝,还有的可能会从,人的自然属性或者是社会属性的角度来去探讨这些权力,但这些似乎都不能让全社会来认可。个体权利,在每个社会中都会有一些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但这里就又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这样子,和应该是什么样子,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美国社会中,一直强调机会公平。这也是美国梦吸引人的方面。

    第六章 抵制变革的因素

    错误分两类——做而出错和避而不做,做而出错就是做了不应该做之事,避而不做乃是没有做应做之事。两者相比,避而不做的代价通常更为昂贵,因为补救一个错过的机会,要比改正已做过的事情难的多。

    思考:社会通常为求稳定而避免改革,避免做出变化。教师有时候甚至为了求稳,而将没有必要的科目定为必学科目。

    第八章 自由民主环境对于个体实现提出的特殊要求

    引:语言即使孩子和成人作为个体轻叩他人思想而从中获益的工具,也是个体之外的世界表达对个体的需求和束缚的手段。语言是把双刃剑,既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无价帮手,也是社会对每位成员施加控制的工具。

    思:是呀,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动物,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受的限制其实一直存在。有些人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和抱负,是因为他不得不屈服于实际社会的环境,屈服于“人言”,要被迫学习那些技能工具来谋生。

    思:文中多次提到美国社会中公认的一些价值观念。比如,人生来平等(侧重于机会公平)、天赋人权、民主决策权利。这些权利,有些在国内已经在慢慢实施(比如给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但是更多时候,社会要求统一思想、控制言论。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想要每个人拥有实现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基础在哪里?我们能做到什么地步?是不是有无形的天花板悬在那里让我们难以突破?

    第九章 个体对自身教育做出的贡献

    引:教育是探索那些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活动的终生过程

    这个社会最难以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对那些约束群体成员发挥好奇心的限度作出界定。

    总结:作者认为,好奇心让个体处于运动之中,总是寻求变革和创新,但是,好奇心并不为运动提供方向,也不包含维持运动的技巧。使得我们产生行为趋向的关键因素是性格。

    对于性格因素,作者总结了几点:激情、决心、自信。另外,作者认为,其实人与生俱来就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思考的能力。

    思考:我比较赞同作者的观点,认为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点。但是社会可以对人的好奇心产生极大的抑制作用,如果这个社会从来不鼓励人保持好奇心而是进行打压,那那么这种好奇心可能会渐渐丧失。

    另外,作者认为人们普遍拥有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我有很多疑虑。因为,这种能力可能不那么适用;这种能力可能只是模仿别人的经验。不过,不可否认,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可以后天学习和发展的。

    关于语言,这一点我很认可作者的观点,语言其实也在塑造思维。语言能力跟思维能力是相关联的。

    第十章 艺术的位置

    关于艺术,及其能力的培养,作者认为也是应该少去教,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规则。这一点,与《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主要观点类似。

    关于艺术分类和功能作用,两个作者也进行了讨论。艺术,有的有效用性,有的有审美性,有的只能满足娱乐消遣,有些能给人以精神的激励。

    指导培训能够教会人画画,却不能培养一个艺术家。诚然,这里还有天赋的作用。作者认为,学校应该更多的创造探索艺术和技艺的机会,使这种天赋能力被激发和发展。

    第三部分 构想理想化的终身教育

    第十一章 构想理想化的教育环境:原因与方式

    第三部分作者要重新设计教育体制。方向:使人能够学习如何高效学习自己如何保持学习动力的体制。

    重新设计意味着从内到外全方位的打破。前文作者介绍过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重新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不一定复杂的办法。如果原来的问题盘根错节根深蒂固,那么任何一个改动都是及其困难的。

    作者提到了重新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原则,摘录如下:

    1,技术上可行,它不能包含目前不存在的任何技术,这不是科幻小说。

    2,在操作层面上是确实可行的,也就是说他要是现在出现的话,就必须能够在其环境中存活下来。

    3,具有高快速有效学习和适应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够不断得到完善。

    思:第一二两点都是要求所设计的方法是能够实现的,那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理想化的方案。第3点则是在强调,此设计追求完美,但又有可提升空间,能够随着环境适时调整。

    关于第三点,我想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描述。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所有人能够自由全面发展……这种终极追求只能远观……没有过程的设计,额,也就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十二章 学龄前的岁月

    引:理想的情况下,在人生的早期,儿童应该有机会自由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应该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琢磨怎样应对他们接触到的人和物。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自己构建出一个现实模型。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一模型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的继续拓展。

    常见的观点是,儿童出生时相当被动。如果成人没有不断的进行积极刺激,他们就不会很好的发展。这种观点也被广泛认为适用于年龄大些的孩子甚至是青少年。

    思:这两个观点都有合理性,但似乎又有很多问题。在中国,尤其是低收入、低知识水平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种圈养状态(只能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照顾孩子的人一般还需要做家务,他们需要孩子不哭不闹):没有积极输入和刺激,也没有给予自由探索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上小学时,会有很明显的智力表现的差异。

    总结:作者推崇的做法是,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并想办法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真实需求的了解其实包含着比较高的要求。

    作者也提到,满足孩子的需求很多人会觉得会导致溺爱,但其实真正原因是家长给予的满足只是替代物,并不是真实需求。

    对于孩子学习交流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1岁,孩子试图理解世界。此阶段,成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等。比阶段完全依赖父母。

    第二阶段:1-4岁,孩子开始与人交流,但交流能力仍远远落后于理解力。这期间孩子发展自己的互动能力,而此期间特别重要的是别人会如何作出反应。比阶段,孩子强烈渴望独立,但同时伴随着沮丧和发怒。

    第三阶段:4岁以后,理解力与交流能力相当。

    第13章 重新审视幼儿园到十二年级

    这个阶段,从五岁一直到17岁,12年的时间。五岁开始,孩子们已经有能力自己做一些判断了。所以作者将这12年的时间放在一起。

    作者认为,此阶段的理想教育应该包含以下特征:

    学习是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进行的。

    给予所有兴趣同样的地位。

    学习者的产出通过自我评估得到评判,这一观念包括具有寻求外部反馈的自由。

    根据共同兴趣组建学习小组。

    不对学习者和思想者进行人为的区分。

    学习社区的所有成员都充分参与活动的制定。

    思:其实所有这一些基本的原则,在美国的学校正在一一实现。兴趣不分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有独特的追求,也能够获得充分的尊重。

    学习小组高效,每个人都会努力成为那个更好的,而不会只选择简单内容而停滞不前。因为,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自我激励的能力。

    本书也提到的学习小组。其实同龄人之间的学要比教更高效。

    但有一点,还要思考在当前国内环境中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呀,那么多兴趣,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有指导能力的大人。设施投入要求很高,这有指导能力的大人要求也很高。蛐蛐的儿子在上高一,但是他的物理老师可以给他指导大学内容。这2点在国内都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可能只有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有这种能力。

    第十四章 大学经历

    这一阶段包含大学和研究生阶段。

    按照12年的教育理想,孩子们高中毕业后其实已经获得了相当的自我成长能力。很多人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到社会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

    但普遍认为,高中以及以前,毕竟还未成年,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成熟过程。

    作者认为,大学应该关注那些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的领域,而非那些实用的外在价值方面。另外,大学应该培养和鼓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一生中继续开发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及拥有内在动力一直学习下去的能力,目的是获得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奖赏和愉悦。

    作者认为,不应该有去学要求,而只应有毕业要求。这也是研究生阶段的要求。这个比较符合美国的现状,即“宽进严出”。

    对于研究生阶段,作者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实践者。让学生基于实践基础来做项目。

    还有作者对于大学向社会成员开放的想法也很好呢。宽进严出这个方法可以给予很多人继续教育的环境。

    第十五章 教育和工作生活

    引:继续教育火热,除以以下两个原因之一,要么是为了保持或增强其工作能力,要么是为学习而学习,是学习本身为目的及个人满足感的来源。

    学习新东西并有学习新东西的动力,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讨论,正是通过讨论人们才意识到自己对一个话题或问题的看法,也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看法的看法。因此,应该给人们提供机会来组建小组,即“学习屋”,让他们会面并讨论所选择的话题。

    第十六章 退而不休

    是呀,退休这个概念也没有多少年的历史。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呀。

    附录 理想学校

    附录介绍了瑟谷学校。很向往那种为自己而奋斗的模样。

    写在最后:作者一开始花了较大篇幅来说明当今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是呀,如果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又怎么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当问题分析透彻,那些重新设计也就水到渠成了。本书包含了作者的理想,我们也看到这种理想正在美国实现。

    那么,当面对有不同问题的中国,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现实中,我们无法撼动顶层设计,我们又该如何去产生影响呢?我们可以带来什么改变呢?我们可以传达给我们能够影响到的人的内容:

    基础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进阶问题: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从自己的角度来做出改变,并努力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人? (家长意识、课堂环境、课堂组织方式等等)

    具体问题: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才能让学习者产生自我学习的驱动力?老师是什么样的角色?承担这样的角色,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待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翻转式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ou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