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姑姐打来视频,说孩子高一分科改成3+1+2的模式了,具体就是语、数、英三科必选,物理和历史二选一,化学、地理、生物、政治四选二,请我俩帮忙参谋参谋。
从这个模式设计上便可以看出来,选历史偏原来的文科,选物理偏理科,虽也有老师公益指导,但总想问问自己人比较靠谱。
询问孩子自己的想法,说想选历史,问及原因,才知道最近一次物理考试不及格,所以要选历史,觉得文科好学。
“但是老师又说理科好找工作,自己就很纠结。”
因为3+1+2的这个模式,也就有了16种学科组合方式,所以网上也有很多帖子建议不要选择一些组合。比如说,有不建议选理科老三样(理、化、生)的,因为大学可选专业多,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最多,竞争也最激烈;不建议选文科老三样(历史、地理、政治),这个组合难度最低,但也因此大学可选专业少等等……
我个人学的理科,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更喜欢文字、沟通、人际交往等偏“文”的东西,而且想要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都得下一番功夫,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既然有那么多组合的方式,咱也不能断定以后哪个组合就最好找工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干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心里才会真正的快乐。我想这也是3+1+2的意义所在。
所以,就告诉二姐:“孩子选文选理都可以,但我们一定要告诉她这两个没有难易之分,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不管学哪个,都要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选文往后就要多看书、培养归纳总结、表达等重要能力,选理则需要重点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等。”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家长得帮着孩子梳理,到底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而不是考虑什么工作最受欢迎,因为未来,没有一直受欢迎的职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