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三十五岁的时候,来到齐国,做了齐国大夫高昭子家臣。齐景公知道以后,特地召见孔子,对他说:“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孔子十分热情地对齐景公说:“治理国家,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什么是根本呢?就是正名。”
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话,就想封他做大夫,帮助自己治理齐国,可是,齐国相国晏婴不赞成孔子的主张。他对齐景公说:“孔丘的那一套,是要把人约束得死死的,什么都得讲规矩,就说理解吧,做起来麻烦极了。那些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
齐景公一听,觉得也对,就打消了任用孔子的念头。孔子只得离开了齐国。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虽然把他的正名主张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他一连走了好些诸侯国,谁也不听他的。这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社会上正在变更,新旧两派势力你争我夺,新的一派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就不可能按孔子说的,总守着老规矩不变。所以 ,孔子在各国白白奔波了十多年,什么也没得到。六十八岁那年,他回到家乡鲁国,从此打消了做官的念头,专心致志地做教育和文献整理的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