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品明月共光辉命中有诗
七绝写作如何找到好的构思方法一

七绝写作如何找到好的构思方法一

作者: 掠刀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22:16 被阅读0次

    主讲老师:雪窗(帝乡子)

    我们今天讲七绝如何以构思取胜的问题,主要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七绝构思的重要性。

    二、今人写作七绝的构思弊端。

    三、七绝常见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对后人创作的影响。

    四、阅读古人经典作品,学习其构思方法和构思模式。

    一、七绝构思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通过比较各种诗歌体裁会发现,不同诗体因其体式本身的差异,它的创作重心及取胜的关键不一样。

    五七古篇幅较长,要有深厚的学力作根基。七古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以气势恢宏、开合跌宕取胜。发挥的空间大,因此要善于腾挪跳转,学力是根基,笔力是关键。五古多以古拙、简淡见长,于收放自如中特别强调节制、收敛的一面,但同时五古特别长于叙述、描写,因此写好五古的关键,一是语言要古朴、沉稳,二是要有扎实的刻画能力。

    近体方面,律诗以严整、凝练为特色。章法谨严,用意凝练。对仗要求工稳而不板直,且在有限的字句内,要增加文字表现的内容,增强文字表现的力度,在句法上有很多可探索和发挥的空间,大抵要求句式紧凑而富于变化。

    七绝与律诗大有不同。清人钱良择在《唐诗审体》中说:“(绝句)作法则与四韵律诗迥别。四韵气局舒展,以整严为先;绝句气局单促,以警拔为上。”可见,七绝因为篇幅短小,需要警策,有亮点。清人吴乔则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七律是堂堂正正之师,就像打仗时的正面战场;那么七绝讲究以偏师取胜,就像一支机动灵活的小股部队。

    偏师取胜,自然要有一个取胜的突破口。七绝因为体量短小,善于小中见大,故而它的选材更严格。沈祖棻说,七绝必须比篇幅较长的诗歌更严格地选择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撷取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来加以表现。那么,至于如何撷取这种“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是需要我们在创作之前精心构思的。

    七绝因其表达灵活,古人特别强调表达方式。刘熙载说:“绝句取径贵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取径贵深曲”是构思的原则,而所谓“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则是构思的方法。

    因此,七绝要写好,以构思取胜是关键。要找准构思的亮点,要么在撷取“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上,找到极佳的切入点;要么在具体表达上,找到一种含蓄、委曲而富于意蕴的表达方式。

    二、今人写作七绝的构思弊端

    现代写作七绝的人既多,而创作的七绝数量也较为庞大。那么,平庸之作也不在少。今人写作七绝的构思弊端在哪里呢?当然,我这么说并没有厚古薄今的意思,事实上今人写作七绝,也有很多好作品,后面我也会举例讲到。而古人写作七绝,也有不好的作品。只不过相对而言,古人留下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优秀之作被一代代挖掘、认可,这些被公认的作品基本差不到哪里去。

    而今人的作品,没有经过时间考验,鱼龙混杂,初学者缺乏甄别、品鉴能力的话,学习平庸之作,很容易被误导,而越学越偏,这样几乎不可能写好。因此,学习七绝创作,以古人留下的优秀之作为范例进行学习,方向是不会差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现代人写七绝,比较普遍的弊端或者问题在哪里,这也有助于我们自己在创作中少走弯路,找准方向。

    我发现不少人在写作七绝时,没有意识到构思的重要性。因此,在创作之前没有精心去构思,随手而写,一路平铺四句下来,极其平淡寡味,导致作品既不严谨,且缺乏亮点,显得很庸常。今人写作七绝的常见构思弊端,大抵有以下几点(先说明一下,以下所举今人诗例,或许还会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我这里只就“构思”方面来说,其他方面暂不涉及。):

    第一,构思本身不严谨、不合理。一首小诗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其全篇的逻辑意思要合理,前后之间的关联呼应、发展变化要处理到位,否则会出现构思上的硬伤。

    像这一首《小院偶怀》:

    移去枯藤植绿萝, 微风拂处燕穿梭。

    榴花墙外开如火, 减我春愁一半多。

    题目“小院偶怀”,说明由小院之景偶然触动作者的情怀,但是全诗却看不出作者到底有何“偶怀”。前两句单纯写景,作者除去枯藤,种下绿萝,且有燕子在绿萝间穿梭。这种小院之景,会触动作者什么样的“偶怀”呢?我们压根看不出来。

    后两句“榴花墙外开如火, 减我春愁一半多”,写榴花盛开,减去一半春愁。这里的“春愁”似乎扣合了“偶怀”,但作者的“春愁”是指什么呢?或者为何会有“春愁”呢?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根本看不出哪里能体现“春愁”,它只是很突兀的一个名词概念。

    此诗前两句,与整个后两句也缺乏关联。不知道作者何以由“绿萝”、“燕子”之景,突然跳到“榴花减去春愁”这个思路了。这首七绝实则在构思上,缺乏前后关联、照应,内容与主题也不够扣合,构思显得不严谨。

    再看这一首《菜园》:

    年来喜素淡膻腥,独乐窗荫磨性灵。

    满架春心爬绿蔓,一园瓜豆正青青。

        后两句由园中瓜豆之景,联想到“满架春心爬绿蔓”,看起来很新颖,但构思不合理。春心,要么是指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要么是指男女间相思爱慕的情怀。架上瓜豆爬蔓的情景,岂可说成“春心爬绿蔓”呢?瓜豆可以代表“春心”吗?——明显可以看出构思上有硬伤。

    第二,泛泛而写,不懂得选取最有典型意义、最有表现力的内容或片段来刻画。所谓“最有典型意义、最有表现力”的内容或片段,是指所选择的表达内容或细节要能精准地展现主题,表现主题内涵或特点。写七绝要找准好的切入口,撷取最闪光或富有特色的的片段来刻画,从而触动读者或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我们看这一首《宋陵感怀》:

    历代兴亡瞬息间,宋陵月冷夜风寒。

    可怜称帝称王罢,只是青山一景观。

    这首诗,作者很有自己的感慨。他由宋陵慨叹,历代统治者称帝称王,兴亡不过瞬息而已,无非成为后世的一道风景罢了。后两句表达感慨,有自己的构思和匠心。但全诗在构思上有很大的缺陷。题目是“宋陵感怀”,由宋陵的情况,生发兴亡之感。“感怀”有了,但是对于“宋陵”几乎无一语真正有效的刻画。也就是说,他在描写宋陵方面,没有撷取“富于典型意义或表现力”的内容、片段去表现宋陵特色。第二句“宋陵月冷夜风寒”,这里的“月冷夜风寒”描写很泛,根本一点不能表现宋陵特点,我改成“唐陵”、“汉陵”、“明陵”等,照样适用。

    因此,全诗的缺陷乃在于“宋陵感怀”的主题,作者只有感怀,而对宋陵的描写,没有找准好的切入口,去展现其特点或特色,只沦为一个泛泛的名词。

    我们看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者通过写石头城,感慨六朝繁华不再,只有眼前的荒凉之景,表现兴亡之思。但他在构思、表达上却是处处扣准石头城的特点来写。因为石头城“负山面 江,南临秦淮河口”,首句写“山围故国”,次句写江潮拍打着空城,这符合石头城的地理特点。三四撷取极具表现力的片段,写到淮水之上的月亮,将月亮视为历史的见证人。那月亮从淮水东边升起,在夜深之际,还照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

    这个片段,既能展现石头城的特点(淮水、女墙),同时又含蕴着深沉的怀古之思。有一种繁华不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突出悠远的时空感。

    第三,在表达方式上,写法较为直白,缺乏亮点。因为七绝讲究委曲、含蓄,所谓“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因此要避免直陈,多采取“旁敲侧击”的手段。很多人写作七绝,在这方面的灵活性不足。

    比如这一首作品:

    游花港观鱼

    人鱼共飨堪奇景,楼阁亭台花置中。

    最是帝王题笔处,观鱼回味意无穷。

    此诗主题就是写“花港观鱼”。三四句所写,“花港观鱼”四字乃昔日帝王所题,此处观鱼意趣无穷。结处“观鱼回味意无穷”,正面很直白地写来,缺乏宛曲的表达方式,了无余味。

    我们来看古人写绝句,旁敲侧击的手段。韩愈的《盆池》: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盆池”是指埋盆于地,引水灌注而成的小池。多用以种植供观赏的水生花草。作者写盆池,除了第二句正面刻画之外,其他都是“旁敲侧击”的手段,乃是抓住盆池中的物影来发挥。三四句“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想象夜深之际,明月西沉,天空中尚残留几许星光。盆池虽小,却能涵泳天上的星辰。通过写盆池中的星影来侧面写盆池,就极宛转有味。

    三、七绝常见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对后人创作的影响

    当然,今人七绝也有很多写得好的作品。我们看李梦唐的这一首作品:

    癸未仲春自京回乡(二首选一)

    十年孤旅偶还家,童子窥帘母递茶。

    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

    首句写自己十年来往往在外漂泊,回家也不过是偶然之事;次句写家人的反应。“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三四句是当代诗词圈公认的佳句。这两句从构思上来说,好在两点:首先是切入点很好。此诗前两句是比较平顺的,首句写多年飘泊,偶然还家,次句写家人的反应,这都在意料之中。三四句若直接写自己不能陪伴、孝顺母亲,感到很自责,这样还是会堕入俗常的路子,而不足以动人。作者选取庭中的棠花作为切入口,感慨人不如花,这样就很新颖,出人意料。

    其次,作者的表达方式是采取“旁敲侧击”之法,不正面写自己不能“事亲”的无奈、自责,而通过庭中之花,对比、反衬着来写,就显得非常委曲、有味道。而且通过这样委曲的传达,其内在的感情也很深厚,不流于尖巧。“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作者看到庭中“棠红”,而内心感到愧疚,感慨花能陪伴亲人,使亲人感到欢娱,而自己却不能“事亲”、“娱亲”,有人不如花之感。

    这首七绝,就在构思上找到了亮点,既有好的切入口,又有宛曲的表达方式,同时像“事亲不及一庭花”,这种语言又比较警策动人,故而能成为一首佳作。

      我们再来看一首唐人绝句: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前两句写山村雨中之景,较为平顺。后两句写山村农事活动,刻画村中妇人与婆婆相唤去洗蚕种,庭中之栀子花因无人欣赏、采撷,而闲着。我们看这首诗在构思上的亮点:一是有好的切入点,写妇姑农事之忙,选取庭中栀子花作为切入口,视角很新颖;二是以庭花之闲,反衬、对比人事之忙,显得非常委曲、有味道。

    那么,我们把王建和李梦唐这两首诗比较来看,会发现在构思上有一些相似点:第一,都是选取“庭花”作为切入点,去侧面表现主题;第二,表达的方式,都是通过对比和反衬,显得非常宛曲而富于情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似呢?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不同时代的作者,往往在写同类题材或不同题材时,在有些构思上会有“暗合”或“相似”之处,有些是因为后人对前人有所借鉴、发挥,有些是因为长期以来,一代一代的创作传统积累,形成一些常见的构思模式。

    而在大的构思模式下,有的作品与前人“相似”之处多,有的作品与前人“相似”之处少。像李梦唐与王建的作品,都是从“庭花”作为切入点,都是采取对比、反衬来侧面表面主题,这是大致看起来相似的构思模式。但是具体来看,李梦唐与王建的写法又有很大的差异:李梦唐的笔下,庭中之花年年盛开,能够“事亲”,作者却不能,感叹人不如花;王建的笔下,山村妇姑外出浴蚕,庭中之花无人欣赏、采撷,被闲着,人忙而花闲。

    因此,李梦唐与王建的作品,大的构思模式有相似之处,但具体语句上又有很大的差异。或许,他们只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以庭花作为切入点,采取对比、反衬的写法,来侧面表现主旨。但是,我们不能说李梦唐就是借鉴了王建的作品,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与前人用到大致相似的构思模式,不代表就一定是借鉴了某一位前人的作品。

    在大的构思模式下,不同诗人因具体题材、内容的不同,因各自构思、表达的差异,又可以翻出很多变化。你翻出的变化大,与前人“暗合”之处就少;你翻出的变化少,因袭的成分多,与前人“暗合”之处就多。若不善于变化,甚至会沦为抄袭。抄袭肯定是不可取的,而善于学习、借鉴、运用传统诗词留下的常见构思模式,并加入自己的变化,则是极为必要的。

    古代所有的大诗人、大词人,绝不可能首首作品都凭空构思,而完全不用前人留下的构思模式或构思方法。总有一些作品会涉及到这些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同时又能加以自己的变化,才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风貌。

    我们来看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人,所创作的三首七绝: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花下醉(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沈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这三首诗,构思模式是很相似的。作者表达怜花、惜花之情,都是通过写晚上持着烛火赏花来展现。但各人的具体表达不同,给人的印象也不同。白居易“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是担心花将落尽,故而连夜欣赏,有一种担忧和痴情在里面。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于客散酒醒之后,固执地赏着残花,就带着一种孤独、落寞之感,以及面对无可挽回的现实,有一种执着和悲哀。

    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则一变而为高华、富丽之语,少了些许悲哀,而多了几分雍容和超旷,在欣赏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

    不过,这三首诗借鉴痕迹还是相对明显的,李商隐恐怕对白居易的作品有所借鉴,苏轼要么对白居易的作品,要么对李商隐的作品有所借鉴。在大的构思模式下,各人施展手段,都写出了佳作。甚至青出于蓝,李商隐和苏轼的作品,明显要高出白居易的原作。如果苏轼不运用前人留下的构思模式,自己凭空去想,恐怕很难写出这样一首佳作来。

    再看三首七绝:

    江南行(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秋闺思(唐·张仲素)

    碧窗斜日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赠黄鲁直(宋·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这三首七绝,与前面所举白居易、李商隐、苏轼的情况有些差异。前三首相似度比较高,这三首相似度比较低一些。但其实构思模式也还是有些相似的:他们都是通过写梦来寄托主人公对恋人或友人的思念,而恋人或友人所在的地方,即是梦魂所系的地方。

    但在具体表达上,却是各有千秋。在张潮的《江南行》里,因为曾经女子与情郎在“西湾”相别,情郎是沿江而去的,故而女子的梦魂就一直“不离江上水”。可是末句陡然翻转,然而“我”却听说,你已经到了凤凰山一带了。——之前多少次,女子的梦魂在江上徘徊,原来情郎却不在江上,已经换地点了。这梦都白做了。

    在张仲素的笔下,女子的丈夫在边塞戍守,具体位置在金微山一带。她想在梦中寻觅丈夫,“梦里分明见关塞”,明明在梦中看见关塞了,说明有一些希望了;“不知何路向金微”,但是边塞那么大,丈夫戍守的金微山在哪里呢?她在梦中又迷路了,不知道怎样到达丈夫戍守的地方。这里是一个转折,说明希望破灭了。

    在徐积的笔下,“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作者与黄鲁直分别之时,忘了打听他的船停泊之处,结果作者也不知道黄鲁直具体在哪里停宿。于是,思念朋友,他的梦魂就绕着西城,整夜地寻找友人的船停宿之处。他把这种浓浓的思念之情,化为“夜来清梦绕西城”的具体画面来传达,极有味道。

    这三首诗中的主人公,都是在梦里寻找所思念的人。张潮的笔下,女子不知道情郎在哪里,在梦中找错了地方;张仲素的笔下,女子知道丈夫戍守金微山,但是摸不着路;徐积的笔下,作者只知道友人在西城,但不知具体停宿何处,梦魂只能绕着西城盲目地找。

    其实,我还可以再举一个词例。晏几道的《蝶恋花》,开端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他这个构思,与徐积的颇有相似之处。词中的主人公,也是只知道所思之人大概在江南一带,可是具体在江南的哪个地方,他不知道。于是在梦中,行遍整个江南,盲目地找,却始终没有遇到离人。

    我们看在大的构思模式下,只要你善于思考、翻新,能够翻出很多变化来。这三首诗,我们不能说后人一定借鉴了前人的作品,因为实在看不出来。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在梦中寻觅所思之人”这种创作思路,而且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寻到所思之人。可见,传统诗词积累下的常见构思模式,对于不同时代的诗人,有着怎样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你在大量创作诗词的时候,可以不去借鉴某一位诗人的具体作品,但不可能不受一些传统构思模式的影响。除非你还没入门,凭感觉在那里瞎写。因此,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多去发掘、总结这些传统构思模式,汲取古人创作构思的方法,再翻出自己的变化来,对于我们的创作真的是太必要了。

    四、阅读古人经典作品,学习其构思方法和构思模式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在阅读古人经典诗词的时候,首先要能发掘、发现这些好的构思和表达方式。我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对于那些精妙的构思和表达方式,会格外留意。

    除了留意和发现这些构思模式之外,还要善于同类联系、联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构思模式”,既已成为一种模式,肯定不止一个人这么写,必然会有其他时期的其他诗人也这么写。你要善于从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进行同类联系。哪些诗人的优秀之作,跟这个思路很相似,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又有怎样的翻新和变化等等。

    因为我们要先从古人的作品中,去发现他们到底在“承”和“变”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哪些地方传承了这种构思模式,哪些地方又有所发展和变化。通过同类联系、发散联想,比照优劣、得失,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很多启迪。

    我甚至可以举个现代歌词的例子,再往上推溯到古人的经典诗例。有一次我在偶然听歌的时候,重听了一遍小时候听过的歌曲《白发亲娘》,开头有一段这么写: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

    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

    大家看三四句,他说是母亲的一根老拐杖,把母亲带到儿子曾经离去的地方。按照我们一般的表达思路,是人为主体,拐杖为客体,是人拄着拐杖来到某个地方。他这里反过来,把拐杖作为主体,人为客体,是老拐杖带着母亲来到某个地方。这种表达思路,就突破了一般固化的思维,而显得有几分新颖,且更有味道。

    那么,我们传统古诗词有没有这种构思模式呢?当然是有的,像南宋释志南的《绝句》,前两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它可以扶着诗人,默默地走过桥东。

    我们再往前推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这么两句: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这里的“策”按解释是动词,拄着。“扶老”,按解释是名词,指手杖。但“扶老”一词的本意,实则是手杖可以扶持老人。那么,在这个本意里,手杖变为主动者,人变为被动者。不是人拄着手杖,而是手杖扶着老人。

    我们综合看一下构思方式的借鉴、发展,本来“扶老”一词,字面意思说手杖扶着老人,这个思路就有了将手杖人格化的特点了,但是不够丰富、形象;再到“杖藜扶我过桥东”,还是这一构思的延续,但是画面就更为丰富、形象了;再到“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把母亲的形象写得那么饱含深情,这个画面就格外动人了。

    事实上,我们再通过发散联想,还可以发现很多看似不一样,实则有着共通之处的构思和表达。手杖可以人格化去表达,我们游览山水,山水是不是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像宋代赵蕃的诗句:

    青山招我来,松风送我去。

    不是我来看山,而是山来招我;不是我趁着松风归去,而是松风送着我归去。

    像我以前写五古《雁荡》的时候,开端说:

    雁荡招我魂,劳劳尘满衣。一折复一折,迎人奔翠微。

    不是我来游雁荡山,而是雁荡山招着我的魂,吸引着我。道路一折一折,不是我在朝着青山(翠微)奔去,而是青山在迎接着人,朝着人奔来。因此,我说通过同类联系、发散联想,你能找到构思模式的运用和发展,从而使自己在创作中借鉴这些构思模式时,能有效地进行选择和变化。

    再像《白发亲娘》歌词的中间一段:

    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

    你的那一双老花眼,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你看,三四句写老母亲眼花,因思儿心切,把别人错看成儿子的模样。古诗词也有这种构思模式,像柳永的《八声甘州》有几句: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词人从对面写来,想象佳人在妆楼凝望,希望见到归人的船只。看着天际的归舟一艘一艘驶过,却好几次把别人的船只,错认成了情人的船只。——他这里不是把人认错了,是把归舟认错了。

    再看元稹的《六年春遣怀》: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元稹这首诗,就是写妻子去世后,自己有一次伴客饮酒,喝得醉醺醺的。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以为妻子还活着,把旁人错认成妻子,问了好多话语。

    类似的还有郑愁予的《错误》: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里是把马蹄声认错了。——这都是大的构思模式下,不同的发展、变化。

    再像李梦唐的《游大溪慈湖,见蒋氏塑像麋集山下,计有数十尊之多,归而有作》;

    骨相犹龙老似仙,掌中书剑已斑斑。

    廿年化得身千万,占尽楼台又占山。

    蒋介石死后,其灵柩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大溪慈湖一带有很多蒋氏雕像,肃立在各个角落。作者就说“廿年化得身千万,占尽楼台又占山”,说蒋氏死后化身无数雕像,占尽楼台,又占尽青山。他这个构思模式,显然是从柳宗元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或者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借鉴而来。但古人的表达是属于设想,柳宗元表达思乡之情,感情较悲;陆游表达爱梅之情,感情是比较美好的。李梦唐的表达不是设想,是夸张,是写蒋氏塑像之多,带有宛转的讽刺。

    或许,我们从以上的一些实例中,能找到一点学习、借鉴古人常见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的线索吧。当然,如果大家想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如何通过阅读经典七绝,总结古人常见构思模式,并且找到自己在创作中借鉴、运用的方法,欢迎大家报名参与接下来的《七绝写作构思特训课》。在这个系列课里,我会精选50首经典七绝,分三大类:风景、送别、怀古,共25讲。每一讲选两首七绝,对比着来看,从中见出不同时期的诗人,其在相似的构思模式下,如何翻新变化,写出各自特色的优秀之作。每一讲在最后都会总结创作启示,聊一聊我们通过这样的阅读,能学到什么,在写作时如何去借鉴、发展。

    等一下,洪正老师会把报名链接发到下面,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报名参与。

    主讲老师

    雪窗(帝乡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绝写作如何找到好的构思方法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wz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