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99229/a71a158c6742b489.jpeg)
1.
昨日上午11时,正当我在办公室埋头刻苦努力啃书复习考试,冲进来一个人,告诉我不用考了。
他们本抱着试一试的冒险侥幸心态,同时又有那么一丝根据过往经验十拿九稳的肯定,安排了我这么个刚工作不满一年的菜鸟参加考试。
可考试要求明明白白写着“业务骨干”型选手的呢。这次第,离考试还有两天,下了个正式通知。
我不符合规定,不能参加考试。唉,我的清明小长假。唉,我那么多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这几天,我坐在朝北阴暗的办公室,看着窗外闹腾不泼辣的阳光,看着远处居民楼天台上,伸着四肢摊着白花花肚皮睡大觉的肥猫,一遍遍翻着手中枯燥乏味的资料。
没日没夜枯坐灯下,无数次说服自己,逼迫自己,静下心来,去记,去背。我想,等考完就好了。
可我忘了。高中三年,我说,等考完就好了。准备司法考试的漫长时光,我也说,等考完就好了。
等了多少年,熬了多少年,还要再等、再熬多少年?
就这么傻乎乎地相信熬过去就好了、再忍忍就好了。一路走来,谢绝多少阳光,谢绝多少缤纷烂漫、冲动疯狂。
可是不会好。一个接一个的考试、任务、挑战、困难,刚松口气,下一个便凶猛扑来。要成长,总要不断经历磨练。
不是不要努力,而是明明不用那么苦,明明可以苦中有甜,你却一一拒绝。
何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9229/c97ddf0315f10c33.jpeg)
2.
自己高三那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个人严严实实捂住,谢绝一切亲朋好友之间的往来。连过年都决定不回家呢。结果哩,大年三十的晚上看着万家烟火,竟发起了高烧,不得不回家挂盐水。挂了三天。
那时候不敢休息,不敢玩啊。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竟生生要把自己逼疯。我记得有天晚上特别特别想去看电影,想看《大魔术师》。倒不是电影有什么好看,总觉得一切娱乐活动对我特别有吸引力。
这样下去的结果,便是自己晚上一发不可收拾地看起了言情小说。有时候从晚上10点开始一连看三四个小时,有时候呢干脆一口气看到天亮。有一次,看到手机欠费了170多元,老爸打不进电话,充钱后打给我我才知道。
越是自责,陷得越深。
一边自以为是,整日整日地谢绝阳光,捂个严实,一边偷偷找个阴暗角落,释放自己玩的天性。
几礼拜前的一个周末,去的杭州图书馆。偌大的自习室,密密麻麻都是人,我来来回回兜了很久才找到一个位置。
坐我右手边的姑娘,从我坐下,就一直趴着在睡觉。睡到她收拾书包走人,已过去了两三小时。
坐她对面位置的是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反正每次我从书本里抬头,都见他以书本为遮掩,横着手机打游戏。大概是习惯性动作。坐他左手边的也是个年龄相仿的男青年,倒是玩得很光明正大。
坐我对面的感觉是个学霸,桌上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个水杯,一本注册会计师的教材。还有一台从图书馆借的电脑。好像没摆弄过手机吧。我两次起身经过他去倒水,发现他电脑屏幕显示的都是注册会计师的视频课。
啊, “我去图书馆了”,感觉就是个认真努力的好孩子呢。可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有一半多的人在低头摆弄手机。玩的也不是一会会。有些装备带得很齐全,笔记本电脑啦、靠枕、坐垫啦,可还是低头玩手机啊。
这样苦哈哈、低效率地待一整天、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谢绝再多阳光,看着辛苦,却并无卵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9229/29a6264ce71c8025.jpeg)
3.
初中时候迷上打网游“QQ三国”,迷得来做梦都梦到和人家PK。爸妈允许我周末回家,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玩。
因为我初中时就住校了嘛,所以,周一到周四的晚自修,为了周末回家多玩游戏,我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个人属性。以超高的效率和超高的专注度不仅把当天的作业、课外作业完成,还提前预习完成了后几天的作业。尤其是礼拜四晚上,竭尽脑汁,把双休日所有可能会布置的作业都猜想了个遍,然后一一完成。
结果,双休日开开心心打游戏,这么过去两学期,名次不退反进。
这个例子虽然有点极端,但告诉我们,玩和进步是可以并重的。关键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该玩玩,该学习要静得下心来。
可自己高中开始就不敢这么做了。
Tal Ben-Shahar博士在哈佛幸福课上讲:我曾经是个马拉松运动员,我是指在工作上。 我每天工作14个小时。然后我决定结婚生子,我从某种程度上有点失望,我只能一天工作少于14个小时,如果我想和我的妻子以及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的话。
然后我遇到了Tony Schwartz(《精力管理》一书的作者)。今天我可能没有一天工作14小时那么有效率,但也十分接近了。而我显然更快乐了,我比还是个“马拉松运动员”时更有创造力。
如果我们的一天是短跑、恢复,短跑,恢复,我们就能持续,能够维持高水平的精力,做更多的工作,并且更快乐。
他提倡的高效率学习方法说白了就是:专注学习一到一个半小时,休息15分钟,然后继续学习一到一个半小时,休息15分钟。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灵活调整。比如中午休息时间可以调整为一小时等等。
推而广之,便是学习工作时保持高效专注,然后该四处走走便四处走走,该赏赏阳光便赏赏阳光。
要掌握一个度,一种平衡。好好努力,好好玩。
这样,才不会在某个时间点苦哈哈地哀叹:
“唉,我本该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多爬爬山、钓钓鱼”...
“唉,我本该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
“唉,我本该跟好友多多来往”
“唉,多么明媚的阳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9229/1857fee85837800f.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