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无辩证法

有无辩证法

作者: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1-10-07 12:5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 春秋时期 · 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和“无”是《道德经》的两个重要概念。这里的“无”不是虚无,不是空无一物,而是说宇宙的原始状态,一片混沌,无以名状;“有”呢,是说当天地开辟,万物并作的状态。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是“道”的两种形态,“道”是“无”和“有”的矛盾统一体。我们要从“常无”,即客观事物的本身,“观其妙”,探究微小的本原;我们还要从“常有”,即主观认识的事物,研究具体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无”和“有”的关系,老子在第十一章举了这样三个例子:车轮、容器和房屋。原文如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就是说啊,三十根辐条组成一个车轮,正因为中间的轮毂是空的,才能安上轮轴,才能转动,才有了车的功用;陶土和泥做成容器,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了容器的功用;盖房子要开门窗,留下了门窗的空白,房屋才可以住人。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说,具体的物——“有”给人带来的便利,正是“无”的留白在发生作用。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因此,世上的万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的,这种相反相成的关系是永恒不变的。

    这就是老子的辩证法,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这就是自然规律,就是“道”。

    老子特别强调,无和有是同出异名,也就是一种东西的两种状态。比如灯泡,一个灯泡有明和灭两种状态。灯泡亮的时候,灭的状态自然就不存在了;同理,灯泡灭的时候,亮的状态也自然没有了。我们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当看到亮的灯泡时,当下就要知道“灭”是它的基础状态;当看到灭的灯泡时,当下就要知道“亮”是它基础状态的显现。也就是说无论灯泡明和灭,都不要忘了“灭”才是它的基础状态。

    无和有是二元相对义,若单独说无,即是断灭见,(无)不会单独成立,无和有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所有佛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一切有情众生觉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经法如指,旨在标月。唯一目地 就是启迪迷人觉悟生命实相。而生命实相是无和有的集合体。正所谓:(真空生妙有,妙有显真空)。真空是体,妙有是用。无体无以生用,无用无以显体。体用一如,不可缺一。

    以下摘自明空如月老师的《认识世界的真相》。

    有,可感知的,名为“有”;

    无,不可感知的,名为“无”;

    当事物从不可感知变为可感知时,名为“明”;

    当事物从可感知变为不可感知时,名为“寂”;

    感知的主体,名为“心”,亦名为“能知”;

    感知的客体,名为“物”,亦名为“所知”;

    而世界,就是“心”与“心”所感知的“物”的总和。

    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就是他/她所感知的对象的总和。

    不同的人所感知到的世界并不相同,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感知世界的心。

    除了心所感知到的世界,没有其他的世界,或者说,讨论心所感知到的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无辩证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xz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