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 西厢对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21:58 被阅读0次

《奇葩说》最近一期讨论的话题是“当你在职场被同事误解了,你是否会去澄清”。每次听国内最会说话的奇葩大侠们辩论的时候总是会有满满的收获。他们犀利的语言,缜密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声情并茂的演讲,都让我为之羡慕不已。语言的魅力真的挺大的。可是我们却渐渐丧失了真诚大胆说话的能力。

罗振宇老师说:“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力,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有两种方法生成一个是写作一个是演讲。” 诚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不会有大作家缜密的思维,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体验,非凡的智慧,不能写出蕴含大哲理的文章影响大众。我们也不是天生的演说家,不能用犀利真诚的语言来感染周围人。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展现自己的影响力。可是眼下这种大张旗鼓的个人思想的不断发声,更多的是一种欲盖弥彰的掩饰。

回到沟通这件普通的小事上,感觉现在的我们好像都失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自我的表达能力。我们不想去对一些不能说清的事情浪费口舌,不敢对身边的人大胆说话。如晶说面对甚嚣尘上的谣言她不敢张口去澄清。所以,人们变得越来越惜字如金,苛言禁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我们总是通过这样我们认为保险的方式,将自己如蚕一样重重的包围在一个自认为安全的环境里,没有等到化茧成蝶的蜕变却换来了越来越笨拙的说话能力的退化,越来越不可自识面目全非的自己。

奇葩说里我很欣赏的一位选手臧鸿飞。他是一个很普通的摇滚歌手,甚至连说话都结巴,但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飞飞说很多网友在他微博留言嘲笑他说话结巴,观点不够新奇,总是拿那点自己的生活经验绕来绕去,没有新意,感觉他就是一个很不合格的辩手,根本不会辩论。但我却觉得他的辩论魅力就在于即使语言粗糙,说话结巴,但敢于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经历看法。不是每个人都有黄执中的博学,都有程铭的逻辑。飞飞正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待问题的思路,在用他的方式影响着一群人。

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总是通过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拒绝沟通的意愿,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我们越来越不会真诚的跟身边人说话沟通。是害怕发声承担,还是环境让我们越来越没有大胆说话的勇气?      面对未来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能安然迎接吗?能脱下厚厚的蚕茧,真诚大胆的展示自我,展现语言的魅力,自我的微小影响力吗?

     

相关文章

  • 《沉默的大多数》----关于沉默

    王小波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他的经历,批判了很多他不认可的现象,大部分在我看来批判的切入点可以说是鞭辟入里,每个字都...

  • 沉默的不再沉默—《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沉默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沉默就得说话,说话又大多是废话,废话里只夹了一句两句有用的,常常让我觉得“这话就不如不说”。...

  • 沉默的大多数

    起初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并决定买下来,只是因为在许多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中它最为简洁。在没有开始阅读之前,我对本书作者...

  • 沉默的大多数

    都市世俗的灯光,像平常那样消去星星的踪影。天空虽然晴朗,却只能看见几颗特别亮的星星,淡淡地分散在一些地方...

  • 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是梦里追逐者。 沉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方式。在诸子百家争鸣,一个个为了国家利益。主...

  • 沉默的大多数

    想成长不能不读王小波。 以往看《白银时代》《黄金时代》对他颇有偏见,觉得他粗人一个。大概这就是文人的魅力,时而郁郁...

  • 沉默的大多数

    时光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间已经工作一年有余,偶尔回想起来,十多年的时光剪影在脑海一一掠过,恍若昨日。怀念吗?...

  • 沉默的大多数

    耳机里的歌有吉他的弦配有节奏而清晰的鼓声 ​楼下是自行车吱呀吱呀的声音 ​远方的天际传来呼呼的展望 ​草丛上两只慵...

  • 沉默的大多数

    曾经有连续两周的周末,每次下了晚班一出地铁,就能在成列的队伍里,搭到同一个大叔的电瓶车。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大叔仿...

  • 沉默的大多数

    朋友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回农村老家看望老人,晚饭后和父母出去遛弯,看到社区后面的柏油路被人为损坏,纳闷地问父亲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yb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