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应用,首先解决学科里面人的生活、工作和焦虑,进而解决学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整合力量,配置资源,最终影响社会走向。为人类学做出理论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天赋、契机,远非个体所能决定。但个体可决定能否在身上实践学科,在身边产生社会效应。人类学人身上的知识和实践是什么关系?毕业后,能否把学科思想用在书写、方案和策划中?
人类学系所有老师应该共同推出一个课程,帮助学生把学科接入社会。每个老师跟社会的联系不一样,各自推动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缘也不同,课程最终让学生从个体出发,整合其资源、家庭、视野、技能,进入社会。这是实践人类学的前提。一个学科连自己学生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也不用指望它能解决谁的问题。
每个人身上的知与行是人类学知行合一的根本。只有人类学人做到了学科要求,才能影响别人,改变社会。我碰到一位系友,八十年代毕业。当时,人类学不能帮他找工作,让他觉得羞耻,现在他觉得人类学在国内地位不一样了,想把他的事业和人类学结合起来,为学弟学妹做点什么。如果本科四年你曾喜欢过这个学科,希望毕业后有一天也能为它做点事情。
大二理论课上,我敦促学生思考自己和人类学是什么关系?人类学是你的专业,但跟你形不成功利关系,不怎么帮你找工作。或者,几年的学习中,曾有几个瞬间让你感觉世界不一样了,于是,兴趣长一点的,继续读人类学,短一点的,早早离开,太长的,走火入魔。只凭情感和兴趣,不足以支撑你和人类学的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问问自己能不能理直气壮跟别人说喜欢人类学,愿意为它做点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类学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你的学科连你都改变不了,你根本不能用它做什么;连你都不愿为改变它的现状做点努力,更不会有人为它争取什么。在当代中国,人类学前途未卜。不能指望人类学被评为一级学科,除非教育部长做了个梦。
大三了,大家都开始担心毕业找工作,但找工作不是从大四开始,要早早准备,把大学的情怀和社会需要的技能结合起来。大学训练学术能力,但不是要把你们推向学术,不过是以学术的材料和方式训练社会需要的发现、探索、表述、说服的能力。毕业时,除了文凭,你能带什么进入社会,是否有什么技能和梦想与某个行业配合,是否准备了相应的成品、方案、和事迹。最简单地,毕业时你写出怎样的简历,既契合了社会的需求(优秀、全面、还在某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也带着雄心勃勃的规划,能在工作中确认和抓住机会?
今年我让学生做职业规划,接受职场人的面试,还请了一位高管来分析学生的规划。我们发现,所有人都只关注“工作”,而没有事业,这意味着,除非有意外发生,不然不太可能在三四十岁实现财务自由。我在人类学生身上看不到强大的愿望,把事情做成终生事业。
我们也发现,人类学生有种莫名的清高,明明研究社会运转和人心走向,却从不关心社会,好像抽离出了世界。有多少人主动关心过十九大(被动关心的预备党员不算)?十九大就是中国的机会,未来资源、人才、行业的走向,可让一些人飞黄腾达,让另一些人摇尾乞怜。人类学生不关心今天这个时代钱的运动规律!经济学和管理学积累了这方面的大量技能之后,开始走向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希望理解社会趋势和人心走向。人类学握着财富的源头,却没有任何让财富变成现实的技能,如会看财务报表、理解钱生钱的科学、会玩法律游戏规则等。我们在田野中玩转当地社会的游戏规则(习俗,信仰,社会关系),却在自己的社会中从来不用,就像瞎子。想让人类学中学到的社会运转机制产生效用,必须有一个技能型的学科。人类学是骨架,需要其他学科去丰满它的血肉。与其焦虑,不如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这不只是你们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我现在开始醒了,想赚钱开一个农场,在农场里做田野,找一种在中国做人类学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