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
城南旧事诗话多(与武强街关有关的诗)

城南旧事诗话多(与武强街关有关的诗)

作者: 益德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7:48 被阅读91次

    城南旧事诗话多



    位于武强县域西南部的街关镇,历史上曾经是武强的老县城。据史料记载,五代十国时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冀州刺史张晖在今街关镇修筑了武强县城。县城虽然规模不大,周长只有4华里零156步,而且是內筑土基、外砌砖石,但由于武强历史上地处燕赵分野,宋辽征战的前沿地带,致使该城历经宋、金、元、明、清诸多朝代,虽经屡毁屡建,却一直是一座经济、军事比较活跃的古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将县城迁移到现在的武强镇(小范),街关镇作为县城的时间长达996年之久。

    在武强漫长的历史风云中,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里,有关这座千年古镇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虽然早已尘封于历史的某个角落,或因年代久远而被人无情地拍在“时代的沙滩上”,或因记载所谓“才子佳人”的“封建腐朽”而被人斥之为糟粕,然而一经梳理并被重新擦拭一新,便依然可以战胜时间与时代的局限,放射出即使是在当今看来都仍旧夺目的那么一点光彩。

    北宋:晁补之诗诉芳仪怨

    963年至1005年间,武强一直处在宋辽征战的前线,至今在武强县的一些地名里面依然可以寻觅到有关宋辽战争的逸闻轶事,比如杨武寨、溃水堤等,这些地名就与宋代名将杨六郎抗辽、在武强境内驻扎军队有关。当时武强曾两次被辽国占领,其中“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契丹(辽国)南侵武强,杀都监孙某,俘其妻李芳仪而去。芳仪系江南国王李璟之女,太宁公主也”。

    这位南唐公主此后的命运究竟如何,由于没有见诸史籍,笔者不得而知。然而历代编修的《武强县志》以及《深州风物记》均有对此事的记载,同时据此事最近的北宋著名诗人晁补之曾经专为此事做过一首《芳仪怨》,其中有这样的诗句:“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强。秦淮潮水锺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

    根据南宋陆游的《避暑漫钞》的记载,太宁公主在南唐亡国后,并没有进入宋太宗的后宫,而是“被”嫁给一名姓孙的供奉官,后来这位过期“驸马”作了深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的都监,太平兴国八年(983),辽圣宗的军队经过武强,听说这里有容色姝丽的昔日的南唐公主,就纵兵破了武强城,杀了孙某,把她抢到辽国,拜为“芳仪”。

    由宋代诗人晁补之的诗句以及南宋诗人陆游的记载可知,在宋代肯定发生过这样的“时事新闻”,就因为这件事的主角是当时堂堂南唐公主,货真价实的“金枝玉叶”,而她又是南唐中宗皇帝李璟的女儿,著名的风流天子——“词帝”李煜的妹妹。而这一史实的发生地就在武强县城,也就是现在的街关镇。

    我们很难设想当时的李芳仪被契丹军队掳走时是怎样离开武强城的?恐怕只有那条桀骜难驯的滹沱河见证了这场注定写入史册的悲剧。从历史地图可知,同时据《武强县志》记载,正是在宋辽时期,滹沱河就在武强县附近摆动迁徙,据说当时站在县城的南关之上就可以看到烟波浩渺的滹沱河。

    元:文天祥过城赋诗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勤王抗元失败,文天祥被俘从南方押解到都城大都。当时滹沱河作为冀中的一大河流,从南方、冀南到冀中一带到北方,必须要过滹沱河。历史上的滹沱河,奔流到武强境内已是中下游,水势浩淼,十分壮观,“横流数仞”确有其感。文天祥在武强境内过滹沱河时看到河水的浩淼,感兴留诗是顺理成章的。据记载有一首名为《过滹沱河》的诗就是文天祥在此时经过武强县城登城楼所做,其诗曰:“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萧王麦饭曾仓卒,回首中天感兴多。”

    如果按照现在的地图,这首文天祥《过滹沱河》的诗,并不能确定就是在武强县城所写。而据记载,后晋时以北面行营招讨使的杜重威曾屯兵武强。后来,以杜重威为拒北招讨使、以李守贞为兵马都监的二位边关武将,又共同屯兵于当时的武强县。开运三年(947年),二人卖国求荣投降了契丹,做了可耻的叛贼,导致后晋王朝的灭亡。还有,武强境内是汉代光武刘秀与王郎激烈争斗的古战争,后在武强境内留有斩王郎之处,不仅留下了刘铁房、护驾林、拜口、郎子头等许多民间轶事和记载,而且历史上唐王村(今写作唐旺)有冯异向刘秀进麦饭的芜蒌亭及其传说。文天祥到了武强境内,当然能够想到武强作为中原地带多次被辽国占领和汉奸卖国的史实,想到刘秀当年的艰难复国进而联想中原是否能光复,这种“回首中天感兴多”的感兴是很实际的。由此可以确认,此诗确为文天祥在武强县城所做。

    此外在《武强县志》里,还记载着另一首文天祥的诗,更确切地证明文天祥在押解大都途中确实在武强县城逗留而且赋诗。此诗题目即为《登武遂城》,历史上武强县域内曾经存在过武遂县,因此很多武强人便自称武遂人,自然也把当时的县城仍称武遂城,想来文天祥从此经过也会入乡随俗,把武强县城称作“武遂城”了。

    这首写于至元十七年的诗是这样写的:“神州英气郁高寒,断臂争教不再连。千古伤心有开运,几个临死问幽燕。平生卧榻今如此,百万私钱亦可怜。咫尺白沟已南北,区区铜马为谁坚。”神州的英勇之气抵御着寒冷的天气,国家就像失去了手臂山河不再相连。最伤心的是开运年间的事,(此处联系了武遂城在开运年间后晋奸臣叛变之事。)有几个人临死还会关心是否收复失地?一生尽享荣华今天落得如此下场,纵然生前敛财无数也只是可怜之人。如此狭窄的白沟(白沟古为金与宋的界河)就使江山分成南北两部分,小小的铜马军还能为谁坚持到最后?(此处以刘秀当年复国的不易暗含对大宋江山飘摇的忧虑)。

    联系文天祥其人其志尤其是此诗的内容意境可知文天祥确实与武强城存有二诗之缘。

    明:梁忠诗《登武强城》

    据《武强县志》记载,明代人梁忠也曾经写过《登武强城》的诗:“踏上危城八面开,武强形胜是天裁。云连瀛海三河会,地接长山一脉来。楼阁壮观如茂宰,烟花争灿见蓬莱。凭栏探月春无限,笑引沱川入酒杯。”武强地处平原腹地,周围无有高山大川,而梁忠竟然能登武强城见“蓬莱”圣境,很明显这是浩渺的滹沱河给诗人带来的极强的视觉冲击所致吧!滹沱河给了诗人灵动神秀的灵感,难怪他会在诗中由衷地赞叹道:“武强形胜是天裁。”

    的确就是这样一条河造就了武强城“蓬莱仙境”般的美景,也是这样一条河给武强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武强城因水毁重筑。经过明初尤其是永乐年间大规模移民的不断涌入,武强城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从此以后,武强城进入了年画时代。

    在武强年画的主产地武强南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厚,比不上武强一南关,一天唱了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哪边”,由此可以推想在武强年画兴盛发展的时候,武强城会是怎样的一个景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南旧事诗话多(与武强街关有关的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g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