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健康版主编白剑峰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笔者看到过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
闹腾了大半天,忽然,传来摩托车的声音,转眼间众怒的举动给邱红施压,逼她出来。可出来的人越来来。可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就是没有邱红,他的预谋失败了,早没
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教师和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
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
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
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
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
网友评论
现代的大多数医生只是一份赚钱的职业,和其他职业没有分别。不要强行要尊重,你该得得会得到,不该得到的想不到。
医疗体制的商业化道路的确让很多疑难杂症得以解决。
但是随着医疗商业化不断深入,人们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和生命摩擦越来越重,冲突频频。
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之广,这个矛盾涉及的情感之深。
这里面涉及的高额利益问题,这里面涉及的基本生命保障。
就是科技与医疗技术的垄断,这垄断已经不把人的生死或者生命看做是多么值钱的东西。
医疗对于病人来说就是神的存在。
归根结底的问题是,人们对医疗知识和前言技术的不了解。
一个工厂工人他怎么可能会知道,他的病能否被治好,他的病会怎样恶化他的身体。
所以最初的问题演变为了行业信息无法高效的在各大行业里传播和流通的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是医疗资源没有得到普及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高端医疗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是不是如同教改一样,试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免书杂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