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飞涨,豪宅尤甚。这篇无聊的文章是写给居者有其屋并有能力不断换房的朋友们。
我们说的房子,乃至豪宅,基本上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每个人在购房的时候,考虑的大多是:多大面积?地点何在?与谁为邻?交通便否?还有装修条件,窗外景观等等......都是空间的话题。但人生活在时空里,空间和时间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少了时间的维度,空间其实是一个空壳。
最近有个发现,空间的大小及豪华程度与身在其中的时间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房子越大,装修越豪华,主人在里面呆的时间就越短。越是豪宅,时间和空间越不对称。而相反,普通百姓的蜗居,晚上大多亮着灯。。。
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社会现状,有钱人才能有豪华夸张的空间,但往往忙道疯狂,很难有居家的时间,这就是不差钱的悲哀。我的朋友同学中有住豪宅者,全是这种状况。据说香港有一对夫妇,都是高级白领,在深水湾按揭了一套海景别墅,为了早日解套,每天深夜归家,凌晨出门,剩下一个星期天,还要加班或深夜探访父母,基本没有在白天欣赏过海景。倒是他请的菲佣,整天享用海风阳光。。。
在爱因斯坦的物理世界里,时空是相互融化不可分割的思维世界。在现实生活当中,时间和空间也是可以兑换的:牺牲在自己空间里呆的时间,可能换得更大的空间--而满足于已有的空间,就可以享用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时空如何交换,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价值观。有人花时间换空间,有人舍空间换时间。

就目前的国情而言,肯定是愿意花时间换空间的人多,问题是广大的打工一族,并没有什么机会去花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赚更多的钱或花更多的钱。所以我们看到大部分中国人是“被动地”舍空间换时间,与极个别温饱无忧的闲人“主动地”舍空间换时间,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是有关和谐的另一个话题了。
我有些朋友,在市里上班,受了友人或广告的蛊惑就到郊县买了别墅或大公寓,办了按揭费尽脑筋大动干戈装修妥当。。。但由于工作劳碌,不可能天天去自己精心打造的豪华空间,到了周末忙这忙那也难得(或懒得)去,结果是闲置几个月就去搞一次爱国卫生运动。。。他们当初掏钱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自己能花多少时间去享用这个空间,结果仅仅是占用(而不是去享用)了这个空间。没有时间这个维度,多一个空间反而是累赘。不过话分两头,到了不胜折腾要把这个累赘甩出去的时候,意外的收获是拜房价飞升所赐,账面多了一个零,足以证明当年决策的英明,但他们当时并不是这么想的,也确确实实没怎么享用过这个梦想已成真的空间。
每个人都梦想换一个更豪华的空间,我也不例外。如果节衣缩食,歇斯底里,奋起一击,我或许到老梦过把豪宅瘾。但我现在还是被别人的时间所奴役的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用自己的空间,还不如用这么点换及其狭小的空间的成本先满足自己其它的爱好吧。不过,等我可操配的时间时间足以对得起超级空间的时候,又不知能不能买得起豪宅了......
行文至此,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奢侈的人不是看大拥有多大空间,而是在自己满意的空间里能挥霍多少时间。尤其是玩表一族,研究计时工具的人,没有了可供量度的时间,等于一无所有。
收笔之际,乍然梦醒,这骗文章确实无聊,买豪宅的大忙人,可能压根就没想到去住,等着升值呗。。。只有这种住不起豪宅又很“懂”生活的人才想出这种歪理。但在房价稳定的发达国家里,却有可能变成正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