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如懿传》第一集,差点因为迅哥儿强行少女弃剧。反正每天就更那么几集,于是,就一直养着,等着看如懿和皇上开撕。直到昨天看了最后一集,瞬间又爱上了《如懿传》。
迅哥儿的脸不再少女,但演技一直是高水准。霍建华这次真得演得走心了,乾隆做太上皇时满头白发、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竟然一点儿都没出戏。再加上最后一集被爱彻底伤过的如懿以死明志与乾隆决断、彻底追求灵魂自由的结局,令电视剧的立意瞬间高了几个度。别说比《如懿传》早火了的《延禧攻略》在这点比不上,就连一母同胞的姊妹篇《甄嬛传》也是要差上一截的。毕竟太后甄嬛对如懿也只有“叹服”。
古装剧里,男观众特别喜欢看武侠剧,波谲云诡、你死我活的江湖斗争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这也是金庸老爷子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经久不衰的原因。对于女观众,影视行业的大佬们近几年或许有个认识误区,认为我们就喜欢看偶像剧、宫斗剧,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前几年的《仙剑》系列还属上乘,一播再播的《甄嬛传》剧情也值得推敲。但抢在《如懿传》之前播出的《延禧攻略》,恕我欣赏水平不够,它的剧本立意我一点都瞧不上。开了金手指的小宫女,连雷公都帮她怼敌,这不还是符合于妈一旦浮夸就刹不住的作风吗?
甄嬛是在封建社会里,一步步被逼得与最初希望岁月静好的自己渐行渐远。甄嬛升级打怪的任务在乌拉那拉皇后下线、乾隆登基、自己成为太后之时已然完成。但是被权势浸淫已久的甄嬛,在《如懿传》中甚至会在新帝身边安插眼线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正如如懿对炩妃所言“这虽然是一个局,在局里究竟如何走下去,不是你自己选择吗”,甄嬛也在那个社会里命运布下的局中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我的岁月静好,只有上天才能给。”等到上天给她颐养天年的岁月静好时,她却只能看得上权力了。
这就是如懿和甄嬛最大的不同,如懿一直活在自己定义的岁月静好之中。甄嬛是被迫选秀入宫,如懿是为了情郎进宫。和乾隆情投意合的时候,她的岁月静好就是陪伴着他,为他做她能做的一切。当她明白自己已和乾隆离心,她的岁月静好里就不再有这个人,只求善恶有报,问心无愧。甚至是处处为她着想的海兰,在为她杀掉凌云彻之后,也被她疏远。从冷宫解禁之后,至死也没有再见海兰一面,也没有给海兰留下只字片语的遗言。
如懿也像甄嬛一样聪明,但在水深火热的后宫生活中,她所求的从来只有自保,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所以有乾隆的一句“你放心”托底,她便真得放心。她又不求上位晋级,像甄嬛一样为娘家和妹妹考虑,反正情郎可以在她危险的时候可以保护她,她又何必去做那些事脏了自己呢!夫妻情分已断,她便在这宫中乃至世上都无所求,更没有伤天害理的必要了,但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掉陷渠沟”。
如懿只对唯一的孩子——永基是有愧的,不是因为生而不养,而是因为把他生在了帝王家,所以她的遗愿只是希望永基自由自在。
如懿大概是我所看过的所有文学乃至艺术作品里最纯粹的一个角色了。就连《红楼梦》里只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的林妹妹进贾府都是母亡之后的无奈之举,她并不知道贾府里有个宝玉在等她。只有如懿,她走的每一步,才真真是全为了心,为了最后和他离心的那个人。
那个时代,林妹妹都不得善终,如懿又怎么可能全身而退。不过,相比于林妹妹病故,就连死,也是如懿自己的选择。对如懿来说,做出最后一个选择,她终是全了自己的情,给自己找到了自由。所以迅哥儿自己也不认为如懿没有善终。
不禁想问,几百年后的今天,全为自己的心而活,又会怎么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