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我们每个人力量最初的来源是家庭的养育。无条件的包容和无期许的爱,是一个人在幼年能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父母可以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富足的心灵,在任何时刻,都相信“我可以”的信念和行动,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2.自我评判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如果我没有做到什么样子,没有满足什么样的期待,就不会被接纳、不会被爱。
我们终其一生在追寻的,无非是爱罢了。
3.我们感受到的所有外在,包括环境,人际关系里的焦虑、不满、不和谐,其实都和我们的内在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的内在没有和解的部分,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在外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上体现。
4.了解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88b9dd58f15636e1.jpeg)
一是自外向里,透过外化的自我去看内在的“批评家”和“受过的伤”,进而触摸本我。
二是自里向外,让外化的自我成为内在灵魂的真实外展。幸福的密码在于外化的自我和本我的同一。
5.当我们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并且不接受“想当然”的答案,能够连着问五次为什么的时候,就会看到,我们被太多的自动反应模式束缚了手脚却全然不知。
有时候,光对话还不够,因为很多困境对应的是内在隐藏很深的伤痛。
6.不断面对自我的过程,是越看越深的过程,会让我们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觉知就是在一次次面对里“看到”,让光照进来,让黑暗消失。
7.人生是主观的过程。只有“我”有权利、有能力定义自己的人生。遇到困境时,提醒自己,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永远可以做不同的选择。
8.人生的规律是,给予越多,收获越多。给予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无差别给予”。
9.“烦恼即菩提”,每一个困境都是了解我们自己内心深处,进而移除障碍、走向觉悟的通道。
10.困境是绕不过去的,走出困境唯一“捷径”就是回到困境,面对困境,再走出来。
你在感到痛苦的时候,不要压抑,感受痛苦是走出痛苦的唯一路径。
11.人和外界的关系会经历四个阶段。
•一、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受害者。
•二、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到不曾看到的东西。
•三、事情发生了。我是抽离的观察者。
•四、事情经由我而发生。我是所有事情发生的通道。
12.人生真相就是,我们要在一次次“真的做”和一次次“真的做不到”的过程中,才能“真的懂”。
一行精华:
我们的内在没有和解的部分,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在外在体现。
给予越多,收获越多。“无差别给予”。
我们要在一次次“真的做”和一次次“真的做不到”的过程中,才能“真的懂”。
触动,反思,改变:
面对人生中一次次的“不敢”,通过整本书的学习,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我领悟到了,这是生活在提醒我们,我们的内在还存在很多没有和解的部分。
很多事情,自己还没有想清楚。很多感觉,还是很模糊地压在内心深处。很多概念,还是被别人或外部环境强塞进自己的脑海之中。于是,在面对某些具体事情时,它们被触动了,“不敢”就冒出来了。
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些提醒的机会,沉下心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内在,看看究竟在害怕些什么。每一次的“不敢”,都将是一次自我认知和提升的机会。
终有一天,我们会笑着面对那些留下来的真的“不敢”,因为我们真的做不到,同时也真的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