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 正屋

二 正屋

作者: 黑黑_5210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20:44 被阅读0次

儿时的庭院还是很大的一片的,整个区域的中心就是房屋,原本是面南的一排和西头接着的一排面西的,起居都在面南这一排的中间,中间的门(现在的话说应该也叫入户门)进去,是一个客厅,请原谅这些房屋院子的大小我都没有概念,也可以说是一个宽过道,客厅的右手边是两间,南边的一间是父母的卧室,小时候令我羡慕的电视和后来的电话都在这个房间,说羡慕是因为经常想看电视得去这个卧室,而晚上想看到很晚却没有办法看,因为我不在这个屋子睡,而电话却纯粹是因为好奇,毕竟是个新奇事物,总是想有事没事去玩玩它,可是因为电话费觉得贵,总是不敢拨出去,记得那时候一分钟要3、4毛钱,现在看来也是挺贵的;北边的房间是我和哥哥的卧室,这个卧室的记忆不是特别多,可能我们总是睡觉才来这里,虽然这里也多次留下了我因周末贪玩而导致周日晚上写不完作业而又急又气的泪水,还有小时候冬日的周一早上从炕上爬起来穿上母亲为我拿来的洗的干净一股干爽味道的衣服的情景,现在想来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卧室面北,终年晒不到太阳,而我从小就是个喜欢阳光的孩子(现在还有两张照片是我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夏天坐在院子里的澡盆里洗澡的,全身晒得黝黑),所以记忆中自然就将这个房中的记忆删减了。

客厅北面正对入户门的只有一个门,那是盛产美味的地方,是母亲的专属领地,厨房。厨房形状是个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从东到西依次是灶台(我们叫锅头),大水缸,自来水龙头、下水道,案板(是一个最上面一个盖子,盖子接起来是个大案板,里面一般有切菜墩、菜刀、擀面杖等等,案板的下面是个碗柜,中间是两扇的门,里面分两层,摆放碗碟等,门两边的上部各有一个抽屉,一边放筷子勺子等,一边放做饭用的锅铲,漏勺,饭勺等工具),最西头还有一个门,是一个黑洞洞没有窗子的小房子,里面好像是放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比如蒸笼,比如冬天的腌菜坛子等,但是这个小房子父母一直叫它“洗澡间”,小时候不知道是这个意思,就跟着叫,后来才知道这个名字是洗澡的房子的意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启用它原本设计的功能。

客厅的西边只有一个门,正对父母的卧室门,里面是一个空间很大的屋子,屋子的南墙上有一扇很大的窗子,当然不会是落地窗,那个时候大家都还不知道有落地窗这么个东西。在我印象中这是最大的屋子,是夏天最清爽的屋子,是冬天最舒服的屋子,里面没有床,有时候会有沙发摆进来,里面有一个方桌还是圆桌忘了,这桌子往往靠窗台放置,有一个中间有一面全身镜的大立柜放置在西北角,现在想来应该也不是很大,大立柜上面还有一个红红的皮箱,还有一个书橱+衣柜背靠西墙站立,下半部分是一个双开门的衣柜,上面是两层还是三层玻璃滑门的书橱。其他的记不清了,我只记得这里留下了我各种姿势看书的形象,上一篇中提到的地瓢儿罐头也曾经是在这个书橱的顶上,夏天的时候还时不时会有一地的西瓜和甜瓜。

回到客厅,西北角也就是厨房的门背后是脸盆架,这个墙角的石灰墙(那时候家里都是刷石灰墙)常常留下了我们洗手洗脸时溅出的脏水点,东墙上的两个卧室门之间在冬天会放置一个炉子,我们叫洋炉(lou 二声),这个洋炉也是我作为孩子在冬日的乐趣,其实是源自吃,冬天炉盖上常常会烤上馍片,烤好后两面金黄,拿起一片还得不停变换手,因为那可是很烫的,放在嘴边一口咬下去,表面酥脆,内里温热柔软,口感极好,到现在我还会时常用电饼铛烤买来的后切开的馍馍,这馍馍当然比不了母亲蒸的了。说起烤馍片,就不得不说奶茶了。在我最初的几年印象之中,家里是养了一直老山羊(我们叫做julv,这两个字很多年前见过,现在貌似查不到了)的,后来生了两只小山羊,于是家里的早餐桌上经常就有了羊奶,和羊奶熬制的奶茶,父亲到现在还是经常买点牛奶熬点茶,自制奶茶喝,常常炫耀地说要8成的茶2成的奶,我也不知道正宗的奶茶是怎样的比例,最好再加点酥油,好喝!洋炉盖子上经常还会烤洋芋片,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下面的炉灰中常常还会放置整洋芋,不知道多长时间后就可以出炉了,拿个夹煤的夹子从炉灰中夹出洋芋,表皮已经稍硬,在地上转着磕下上面粘着的炉灰,趁烫掰成两半,热气涌出,香气也散开,你应该在街上买过那种传统的大桶里烤出来的红薯,就是那种感觉。一说起吃的就没完了,干脆后面再单开一篇专门来讲讲记忆中的美食吧,哈哈。客厅里洋炉的炉筒一般是直接连在墙里的,因为这个接口穿过客厅的东墙就是隔壁两个卧室的隔墙,这堵隔墙是用砖砌的中空的墙,就是农村常见的火墙,冬天的时候可是很暖和的哦,所以我印象中冬天不是特别冷的时候,两个卧室是不用生炉子的,炕拆了之后才从火墙开个洞,再接个洋炉取暖。恰面提到的沙发,有时候也会被摆放在客厅,靠西墙。客厅的南墙相当于是一大面镂空了,镂空部位是镶嵌了一面木制的门窗,中间是两开的门,两扇门上也有两片长方形的玻璃,门框的上、左、右也都是窗格,左右窗子下分别有一个窗台,印象中冬天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室内的温度融化玻璃上的霜,窗台上流满了水。两扇门常常只开东边的一扇,西边的门扇大多数都是好扣着的,印象中经常能看到母亲站在西边的门扇旁,靠着门框,隔着门上的玻璃望着外面发呆,儿时没有想过为什么,大了每次想起来也觉得奇怪,不知道母亲那时是在想什么,每每问起母亲,她也只是笑笑,不会说什么。

相关文章

  • 二 正屋

    儿时的庭院还是很大的一片的,整个区域的中心就是房屋,原本是面南的一排和西头接着的一排面西的,起居都在面南这一排的中...

  • 文昌正屋

    正屋,是文昌的传统民居,主体风格和基本格局是老祖先从内地迁徙过来时一起带来的,同古代江南一带的传统民居风格基本一致...

  • 短篇悬疑-正屋

    清朝末年,江苏某地有个朱姓乡绅,是个暴发户,和外国人做生意发了大财。家里一富,自然要营建宅院,他便买下了镇上一个破...

  • 【巴暘随笔】故乡散忆(2)——枣树满院(下)

    二 故乡的院子虽然很大,但房屋却不多,有三间正屋,一间东屋,一间厨屋。 正屋是砖瓦房,灰砖灰瓦,坐北朝南,东间爷爷...

  • 顺年猪

    那个农耕年代,我们村家家户户或挨着正屋,或离正屋不算很远的地方,都砌了一个猪栏,猪栏里一般养了两三头猪。 ...

  • 鲁西南方言杂谈-堂屋

    堂屋,是指家院正屋中居中的一间或泛指正屋。唐代文人顾非熊所作《下第后寄高山人》诗云“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潭静鸟...

  • 曾经的家

    正屋 曾经的卧室 卧室屋顶 站在二楼远眺的风景 曾经的饭桌后来成了书桌,还有读初中时自己接的电线还在,可是永远不会...

  • 为什么人去世之后,一般要七天后才下葬?

    二月二,龙抬头,惊蛰分,虫子起。 民国辰沅道乾城县城东十八里的三道坎镇,乡绅地主刘谋刘老爷的老宅正屋,刘老爷正在跟...

  • 人死之前是否会有特殊的征兆呢?有些事情科学都无法解释!

    二月二,龙抬头,惊蛰分,虫子起。 民国辰沅道乾城县城东十八里的三道坎镇,乡绅地主刘谋刘老爷的老宅正屋,刘老爷正在跟...

  • 是否存在茅山术,鲁班书等秘术?

    二月二,龙抬头,惊蛰分,虫子起。 民国辰沅道乾城县城东十八里的三道坎镇,乡绅地主刘谋刘老爷的老宅正屋,刘老爷正在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 正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m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