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根宁说箫
音色提升连载之二:风门

音色提升连载之二:风门

作者: 根宁箫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0:25 被阅读0次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面部生理学

面部的肌肉与结缔组织非常复杂。

表面看来,风门只是位于上下唇之间的一个小洞,而支撑和维持风门的,却是复杂的肌肉群。其中最直接的,是下图标注1、M和12的三个部位。

1和12是口轮匝肌,M是口角轴。演奏者充分运用这三个部位的力量,形成和维持风门一定的轮廓,以配合腹部控制,避免气息在呼气过程中过快地释放出去,并通过变换这个轮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影响和操控乐器的发声。

图示的其余10组肌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风门的形成、维持和变化当中去,演奏者的训练目标,就是善用这些肌肉的力量,让风门达成最有利于其演奏的形态。

为了让这些肌肉能够充分活化并接受大脑调用,以便为风门的形成、维持和变化服务,最好的办法是坚持对相关部位进行针对性训练。这里推荐俞逊发先生发明的徒手操(搜索俞逊发徒手操),其中的唇操,包含训练口部肌肉的各种动作。

理想的风门

形成风门的唇部形态非常重要,因为该形态相当于对气流起塑形作用的气道。气道的形状决定了气流的形状、集中度和角度,而这些又很大程度决定了所发声音的好坏。

理想的风门有以下几个条件:

1、不易疲劳,轻松持久

随着演奏开始,就必须形成正确的风门,直到演奏结束为止,风门的使命才告完成。理想风门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其形成方式必须不易疲劳而能够持久。

要达到这个条件,口轮匝肌和口角轴等主要相关肌群,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参与到风门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方法恰当的时候,1、12、M三个部位的用力均非常细微和富有弹性,从而能达到不易疲劳、轻松持久的效果。

2、大小有度,位置恰当

风门的变化因素很多,如:风门开口的形状、宽度、高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与吹口边棱的相对位置;嘴唇的用力点和前伸程度等。其中最重要的:

——风门开口的形状决定其吹出气柱(风门到吹口边棱的气柱,称为气簧)的形状;

——风门开口与吹口边棱的相对位置则决定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吹口被遮盖面积的大小,二是气簧的长短。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音准和音色,并在平超吹转换(及强弱转换)过程中起作用。

3、没有最好,随需而变

风门的大小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音域、强弱、音色,所要求的风门形态各不相同。“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口风”是不存在的。

风门的变化是个重要而复杂的话题,嘴唇的灵活性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我们将在《音色提升连载之三:嘴唇》中主要谈这个问题。

形成正确风门的方法

参考包括箫、尺八、长笛、竹笛等多种乐器的古今教法,这里介绍两种简单易行的风门形成方法。两种方法本质相同,但各有各的启发性和适用性。

1、“扑”字法

——吸气,面部放松,上下唇自然闭合;

——按照发“噗”(注意音头是爆破音)的口型,让气息从中央位置轻轻冲出;

——嘴角部分保持上下闭合,不要向两边用力;

——气息冲开嘴唇中央,所形成的风门宽度不应大于吹口宽度;

——在气息冲出形成风门时,让风门附近的上下唇接触部分保持放松,并随着气流的冲击产生程度极其微小的外翻现象(借用两幅长笛的图,体会一下);

——保持这个口型,让气息持续呼出,即形成正确的风门。

这个上下唇接触部分产生微微外翻现象的口型,也称为“内唇”吹法——就是让唇的内部来帮忙形成气道的方法。这个方法因为让口轮匝肌更充分地参与到风门形成过程中,分散了压力,使气道更加集中,也更容易轻松持久。

2、“吸管”法

——找一支饮料吸管,放入嘴唇中央;

——依然用方法1中发“噗”的方式,通过吸管吹气,连续不断地吹气;

——在保持吹气不断的同时,把吸管慢慢拿出来;

——保持吹气方式不变,即可形成正确的风门。

吸管法的好处在于,

——吸管的体验让演奏者容易学会如何缩小风门,能有效对治风门过大的问题。初学者学会缩小风门,是学会节省气息的重要一环;

——能通过使用不同粗细的吸管,帮助形成大小不一的风门——形成多种大小风门的能力,是重要的基本功。可以把最细的调咖啡吸管到最粗的珍珠奶茶吸管都找来,逐一细细体会。

风门的基本位置

嘴唇闭合,让吹口边棱对准闭合的唇线,保持口部放松不动,慢慢放下乐器尾部(让乐器绕着唇线向下旋转)至正常演奏角度,此时的风门位置即为风门的基本位置。

嘴唇厚薄不同的人,其风门所处的部位不同:

——厚嘴唇:吹口外沿多半会在风门下方不远的红色下唇上;

——薄嘴唇:吹口外沿可能在风门下的红色下唇上,也可能与下唇外沿重合,或在其下方,依嘴唇具体厚度决定;

应根据发出的声音对风门的基本位置进行微调,理想风门位置应能让声音洪亮结实,同时具备“气到音出”的高灵敏度。

嘴角问题

在上述方法中,应始终保持嘴角上下闭合。在风门变化时,嘴角可以适度向中间用力,以帮忙缩小风门宽度,但一般来说,嘴角不应向后拉。嘴角后拉带来的坏处非常明显:

——低音区的音色发虚;

——高音区杂音难以祛除;

——下唇的灵活性大大降低,高低音和强弱力度转换困难;

——吹出的音容易偏高。

放松箫头

有时,演奏者因为要缩短气簧,可能会不自觉地让箫头顶住下唇,时间长了,甚至会在下唇上留下红色印痕。如果有这种现象,应试着把吹口下沿向上移,以位置变化来换取气簧的缩短,把下唇解放出来——那种箫头紧抵下唇的做法,会让下唇的灵活性大大降低,是达不到最佳音量、低音音色不饱满的罪魁祸首。对嘴唇厚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相关文章

  • 音色提升连载之二:风门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面部生理学 面部的肌肉与结缔组织非常复杂。 表面看来,风门只是位于上下唇之间的一个...

  • 音色提升连载之五:音色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前四集都是谈对音色产生影响的条件,本集谈演奏者对音色本身的操控。 音色首先是与乐器...

  • 音色提升连载之:番外篇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尼科尔森的内唇风门和簧片味儿 在翻阅边棱音乐器的各种资料时,发现了很多欧洲古长笛的...

  • 音色提升连载之三:嘴唇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上一集《风门》强调了风门形成的合理方式。 合理形成的风门对嘴唇灵活性的限制会尽可能...

  • 音色提升连载之一:总论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对高级阶段的习箫者来说,音色提升也许是最重要的课题。 箫类乐器,包括洞箫、琴箫、南...

  • 音色提升连载之四:震音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 学箫镜铨 人的声音天然包含着抖动,不过,在以独奏方式模仿这种特质时,不论管乐器还是弦乐器,甚...

  • 古琴自学连载教程第13课《泛音》

    古琴自学连载教程第13课《泛音》 古琴有三种音色,即散音、按音、泛音,前两种音色我们已经在前面的课程中学习了,这节...

  • 随笔

    声音具有四大物理属性:a音高;b音强;c音色;d音长。除了音色是天生的,其他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声音有75%的提升...

  • 艾灸治病总集(取穴归类)

    常见灸治穴位 呼吸系统 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肺炎 风门、...

  • 艾灸治病配穴

    呼吸系统 1.感冒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 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2.肺炎 风门、心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音色提升连载之二:风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mr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