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总觉得张爱玲好。
文笔好,故事好,人物本身也是个传奇。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激励了多少年轻人。
张爱玲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故事,城市是总是淅沥沥的,月亮总是孤绝的,女主角总是自傲又多情的,而故事,也总是残缺的。
这样的故事,也是淅沥沥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差点让人以为人生也就是这样。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感受张爱玲的文章,无异于民国版的琼瑶言情小说。把琼瑶小说的语句删繁就简,减去卿卿我我的戏份,增加一份世故,一份悲伤,便成了。这样的作品无益于爱情观和世界观,也嫌小气。
前段时间读东野圭吾的系列小说,觉得快感。温暖的杂货铺、痴情的数学老师、勇敢的滑雪运动员、摸索鹅妈妈儿歌的妹妹……犹如一张张慢慢展开的迷宫地图,让我痴迷于寻找答案的旅途。可是,久了也无味。中途便不再思考,任由惯性的巴士带着我直接往终点奔去。
解忧杂货铺读村上春树的《1Q84》,也是觉得有同感。两个月亮牵引着我往前,走向高速公路旁的阶梯,中途无多思考,便一路滑了下来。有紧张、有高兴,有读完后的畅快淋漓。读毕把书放回书架。我知道我很难再会去读第二遍。
谭维维、廖凡演绎的“1Q84”有的作家喜欢写自己。贾平凹和三毛就是一个例子。无意冒犯。这一类的作者到后来大多沉浸在自己为自己设定的人物形象中,用着自己满意的造型出场,明明写自己,却连故事都是经过挑选和修饰,像一个上真人秀节目的演员,看得有点厌烦。
偶然的机会,开始读《围城》,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这本书从小就听说,只觉得名字太土了,搞不好就是男女婚姻说教的,肯定没意思。这次莫同学买了回来,居然读上了。
这种感觉为什么不一样,我当时说不上来。后来看到有一人评《红楼梦》,将之与《西厢记》《牡丹亭》对比,我才恍然大悟:是呢,就是这种感觉。
这人说,读《西厢记》和《牡丹亭》,看完也就看完了,看的时候知道看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读《红楼梦》,有一种读自己的生活的感觉,读者就是书里的人,是书里的宝玉、黛玉、宝钗、晴雯、袭人、鸳鸯、小红,每一个人物身上貌似都能找到共鸣,都能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红楼梦《红楼梦》,和红学者比起来我算不得什么。高中毕业暑假认认真真读完第一遍,大学毕业后读了两遍,87版电视剧反复看了几遍。片段零星文字又反复读过几遍。就是看不厌。
《围城》也是这样。370页的文字,和读东野圭吾的速度比起来,读得很慢。反复翻回去再看。自己也懊恼进度慢。但是我知道,即使看完,也会好好再看几遍。
方鸿渐从留学时假模假式的“意气风发”到“不讨厌,却也没什么用”,像极了在一线城市读书不用功却对老家有优越感的无用大学生。赵辛楣八面玲珑却不世故,率性又可爱。李先生的扣扣索索、孙小姐的懵懂,都有着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就连想着被人众星捧月的苏小姐,使的那些小伎俩又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陈道明出演的电视剧版《围城》《围城》里没有特别让人讨厌的人,没有反派。都是活生生的人。八卦和世俗,都能获得谅解。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
看着他们栩栩如生地展示在眼前,反而不希望这本书读完。慢一些、慢一些多好。
由此想到有人撰写钱钟书和杨绛的快乐,与梁思成林徽因的快乐不一样。钱钟书的快乐,是自己家的猫和别的猫打起架来了,自己从被窝爬起来,拿上竹竿,为其呐喊助威的快乐。而后者的快乐,更准确地说是后者女主人的快乐,更普世一些,是车水马龙、享受奉承讨好的快乐。而张爱玲的快乐,可能更淡薄、淡薄、淡薄些,就如她笔下的趴得像大白蜘蛛的女人。
钱钟书和杨绛 林徽因和梁思成从作者的书,能看到作者的世界观。有的作者的书,读起来憋气胸闷,忍不住作呕;有的作者的书,读起来畅快淋漓,憾于韵味过稀;有的作者的书,读起来时时感动于作者的细心和体贴,又回味无穷。
人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