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娘

作者: 见证真理 | 来源:发表于2024-07-13 19:07 被阅读0次

    结婚的时候,有一个农村老太太包了一个很大的红包给我们,小汐汐说那是干娘

    第一次听小汐汐提起,我没多问,也没多想

    结婚后,我和小汐汐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在面对很多事情上,情投意合,意见一致,只有一件事,就是吃饭到底是吃饱还是吃八成饱,我俩产生了分歧

    我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吃饭得吃八成饱,不能吃饱了”

    小汐汐说:“提出这建议的人,都是不干活的,像地里的农民,吃八成饱怎么干活呀!”

    后来有一个老中医,当着小汐汐的面也说我的观点是对的,要吃八成饱

    小汐汐听了还是依然故我,每次吃饭都吃得饱饱的

     

    有一次和小汐汐聊天,他说他上大学的时候,每餐饭钱只用一块钱左右,早餐是两个馒头加一块豆腐乳,一个馒头两毛五,一块豆腐乳两毛,早餐总共九毛钱,中餐往往是一碗七毛的面条再加一个馒头.

    那时候小汐汐正在长身体,这点食物远远不够供给他身体所用的,那时候他正常的饭量,像大盆子那么大的馍馍,他一顿饭吃六个,稍微小点的,吃八个,总之整整一大笼才能吃饱

    “整个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都是在饥饿感中度过的,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小汐汐说,“就是吃饱饭”

    这事儿让我惊异,因我和小汐汐相差两三岁,但我从来没有饿过肚子,没经历那种饥饿的滋味.小汐汐却是这么艰难。

     

    我问他:“那你怎么过来的呀?”

    小汐汐:“那时候我每年去看望干娘,她每次都给我500块钱”

    于是我开始进一步细细了解到干娘的故事

     

    小汐汐和干娘的家相距甚远,二人本来素不相识,他们的母子情分源于婆婆(小汐汐的亲妈)

    那年冬天,婆婆特别想念在另外一个城市读中专的二少爷,就骑上自行车去看他,那是她第一次出家门那么远,天冷雾大,不知怎的就失迷了路,稀里糊涂不知走到了哪里,也分不清回家的方向,一路瞎摸乱走,离自己的家越来越远

     

    这边小汐汐的家乱作一团,亲娘一天没回来,两天没回来,三天还没有回来,打听也打听不到,找也找不着,全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一筹莫展

     

    那时在上高中的小汐汐,接到这样的信息,心急如焚,匆匆忙忙往家赶,心里想着家里的三个弟弟:一个两岁,一个四岁,一个十六岁,老爹笨得都不会做饭,若是没有了娘,这个家可怎么办?

     

    婆婆走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迷迷糊糊摸到了干娘所在的村子

     

    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干娘上午去教Hui做礼拜回来,快到家的时候,遇见了沦落街头的婆婆

     

    那时候婆婆已经几天几夜没吃没喝了,众邻居围着婆婆指指点点,村里其实也有不少信zhu的兄姐妹,但看到婆婆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没有一个人敢接待她到自己家里

     

    干娘看见蓬头垢面奄奄一息的婆婆,心里也稍稍犹豫,但最终还是动了怜恤的心,决定遵行主YE*稣的教导,因为上午的时候,她刚刚听MU师讲了一堂《八FU》的道,其中有一句:“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干娘听后很受感动,当时就暗下决心:“Zhu, 我一定要得到这个福气”

     

     

    于是干娘向婆婆伸出施恩的手,把她带到自己的家,领婆婆坐在床头上,给她围上被,端来热水,又盛上热饭热汤…

    这下周围的邻居炸了锅,纷纷规劝干娘,甚至指责她说:“这个人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来得疯子傻子,都不知道她还能活多久,你把她领到家,小心背黑锅!”

     

    不止弟兄姐妹担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也害怕,万一出个什么事,那该怎么办?干娘的信心很大,她说:“有上帝在,不怕!”

     

    干娘顶住压力,悉心照料着婆婆

    当夜起了大北风,几天后天降大暴雪,若不是干娘,婆婆的性命必是没了

     

    那边小汐汐的家仍是慌乱,全家出动,甚至把亲戚也发动起来,四处去找婆婆。小汐汐和大弟更是跑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开封,火车站,汽车站,各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去找,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两兄弟跑了两天两夜,仍是两眼茫茫,大海捞针一般。二人一无所获,只好又回到家里,全家人欲哭无泪,已近崩溃。时值寒冬,寻找多日未果后,小汐汐和全家人都觉得婆婆已经凶多吉少,陷入痛苦和绝望中

     

    这边的婆婆在干娘的照料下,吃过,喝过,休息过了,慢慢有了体力,恢复了理智

     

    她明明白白的告诉干娘,我是某县某村的人,我家里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汐汐…

    干娘递给婆婆一张纸,她清清楚楚的写出自己家的地址。

    干娘一看,这地方不认识,从来没听说过这地方,但还是决定打发干爹出去找。临出发,干娘给干爹说:“不要怕,你一路上不住岛告,Zhu必与你同在,必一路引领你,直走到那家!”

     

    干爹听了干娘的话,骑上一辆破自行车就出发了,乡村的路不好走,到处坑坑洼洼,没有方向标,也没有指路牌,干爹一路走一路打听,行了四十多里路,竟真的打听到了婆婆所说的县城,而且他去打听的第一个村子,就是小汐汐家所在的村子。

    干爹进村,见人就问:“…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在考大学,有这么个人家吗?”

    村民一听,急忙把干爹领去小汐汐家,当时的小汐汐家是以“儿子多且又聪明”在全村出名的,干爹心里也踏实了,心想还真有这么一户人家

     

    小汐汐那时已经返校了,听到自己的娘被救,现在还活着,再一次心急火燎的跑回家,看到了长得又高又瘦的干爹,小汐汐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作为长子的他跑过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以当时的最高礼节,给人家磕了三个响头。那是家里穷苦,除了自己吃的饭几乎一无所剩的小汐汐给人家的救娘之恩最朴实的表达

     

    干爹当时心头立刻一热,没想到这孩子这么懂事!旁边站着小汐汐本家院里的二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她见状就说:“好了!你们就认了这门亲吧!”

     

    小汐汐跟着干爹回去,去接自己的亲娘,就认了干娘为自己的第二母亲,这就建立了小汐汐和干娘的母子情分。

    干娘说:“别人认亲都是从小时候就认了!这个孩子已经十八岁了!”

    干娘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勤劳,朴实,懂事的儿子,觉得这是上帝给她的莫大恩典,就按着礼节,给了小汐汐一个碗,预表接纳他成为自己家里的人,又给了他100块钱

    这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几乎所有的村民都知道了,有一个信耶SU的,救了婆婆的命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小汐汐给我转述这些事情时,我震惊而又感动,一个农村老太太,听@道即行@道,竟凭着坚定遵守ZHU的话,竭力活出Shen的爱,在当地成就了一段佳话,为ZHU作了美好的见证

     

    小汐汐最终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那时候的大学生,真正的天之骄子,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脱离了农村,前途一片光明,但全家人高兴没多久,就开始犯难了,小汐汐要交学费和住宿费2300元,当时公公和婆婆把所有亲戚借遍,也不过借到300多块钱

    干娘知道了,就从自己家里又加上邻居的,拿出来1500元钱给小汐汐,她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儿子,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事儿,这钱不是借你的,是给你的…”

     

    干娘和婆婆家一样都是庄户人家,除了种地没有其他收入,都是从土坷垃里刨吃的,从牙缝里挤钱攒钱的人。小汐汐说:“那时候干娘给的1500,相当于现在10000的份量”,我完全同意,因为农民出身的我,感受并体会那种辛苦种地,卖粮得钱的不易。

     

    可是干娘愣是靠着从上帝来的信心和爱心,怜恤人,供给人,不止这一次

     

    后来小汐汐每年过年,骑行四十多里路去看干娘,干娘每次放500块钱在他的小背包里,直到大学毕业

    后来小汐汐挣钱了,就开始孝敬干娘,每次去看她,都拿出钱来给她.老人家却是不受有一次小汐汐拿了3000元给干娘,恰巧那时JIao*会里开办儿童主日学,干娘说:“孩子们所在的房子很热,你能不能把这钱奉献给ZHU,给他们买个空调”,后来那3000元就买了空调

     

    干娘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有一次小汐汐又给干娘1000元,干娘收下了,却没有用一分在自己身上,因为有个亲戚家的孩子上学困难,干娘把钱全部资助了那个孩子.

    听完干娘的故事,我和小汐汐商量,既然干娘曾经对我们有实质的帮助,而不只是嘴上喊喊说说,那我们也应该有实际的行动去报恩人家

     

    我们两个商量转一份钱给干娘

    小汐汐说:“你转吧!你转的话,干娘会收,我转的话,她不一定收”

    我:“为啥?”

    小汐汐:“我转的话,干娘会想,不知有没有给媳妇儿说?”

    我一听,老人家还挺会为别人着想的

     

    早晨我在床上安静等候Shen,快结束的时候,心里有一个感受:要把衣柜里刚买的两套保暖内衣给干娘作礼物

    我立刻起身,又加了点别的东西,和小汐汐一起去到邮局寄给干娘

     

    事实证明,Shen按着我们心里的愿行了一件美事,干娘收到礼物很开心

     

    我知道我们将来都会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在基DU座前诉说,也知道曾经荣耀基DU的那些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义人在他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可能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知道,干娘所做的,曾经照亮了多少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qj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