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33~第60页
1.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深切理解课堂教学首先要建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立场,只有确立这一立场,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课堂表象所困惑。
思考:课例研究看到的应该是学生的成长,要以学生为中心,切不可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毕竟,观课看的不是教师的表演。
2.学生身上所发生的任何学习事实或行为,都是我们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观察者所收集的证据都是真实发生在焦点学生身上的,是真实的学习过程,完整的学习证据。
3.信息收集的时候,要根据时间轴全面收集学习信息。此时,要记录下令观察者印象非常深刻,触发自身反思的事件,要仔仔细细记录下具体时间和他们的学习表现。
这个过程让我想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各种状态兼而有之,可,真正在学习的同学其实是不多的。如何体察学生的行为?我想,课堂观察很重要。
4.要真正促进学习的发生,只有认认真真俯下身子倾听每个孩子,以他们的学习历程来反思我们的教育立场,以他们的学习逻辑来引领我们的学科逻辑,才真正能够走上一条公平而有质量的课堂改革之路。
我们总以为课堂上讲得认真,花了很多时间去讲解,可教师并未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顿之处。其实,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真实发生。
5.三是不知道怎样能写得深入,看到其他人发表的论文表达都是非常严谨的一而且有理论作为支撑。
我现在处于这个阶段,没有打开与理论的壁垒,所写的文章与实际两层皮。
6.教师不必去追求理论研究的成果表达,而应该用最擅长、最舒服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实”发现,或者用你的笔写出你的故事。没有写出的故事将变成回忆,在岁月的风尘中逐渐褪色、湮没;而那些没写出来的故事,将成为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珍藏,成为“隐性”的成果,温暖或者告诫自己,让自己有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思考:之前总是害怕写不好,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人看,其实,你写出来的文章又有多少人去在意呢?在意的永远只有自己,那,何不勇敢地写下去,无论写得如何,那都是人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执教者视角、观察者视角、班级治理者视角,可以写班级发展史,学生个人生活史。
专注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班级的环境对学生们具有心理暗示的重要作用。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目前的状态的,经历了哪些对彼此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
这些内容都是我以后可以写作的内容。
网友评论